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八成上市房企面临破产风险

    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宛如在房企随身携带着的重磅炸弹。根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末,这一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71.28%。其中,总负债为1.24万亿元,总资产为1.73万亿元,总负债较去年年底增加1514亿元。与过去10年年报的数据相比,今年房地产的资产负债率达到最高值。

    与此同时,有媒体利用Z分数模型对136 家A股上市房企进行破产风险评估显示,约8成上市房企正在面临破产风险。

    房地产业步入双去化周期

    上海易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8大典型楼市库存调查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厦门、南京、济南等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4045万平方米,同比新增952万平方米,增长约30.77%。在库存继续增长的同时,销售却持续下降。9月份,8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仅341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44%。无独有偶,据世联数据平台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交备案数据同比大幅下降。曾被寄予厚望的十一黄金周楼市最终黯淡收场。

    上海易居研究院由此得出结论,商品住宅存货销量比直线上升。据了解,存货销量比是住宅的存量与一定时期内销量的比值,以反映住宅库存的去化趋势。存销比过大反映了开发商资金回笼状况欠佳。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房价下行的概率已经陡然上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的新房库存量已经接近甚至突破了2008年的最高历史水平,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去库存化周期。”世联地产(002285,股吧)首席技术官黎振伟表示,由于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对房地产企业信贷融资的限制,房地产行业仍然处在去杠杆化周期。“双去化周期的影响将引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

    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巨大风险已让外资选择用脚投票,国内开发商自身对行业的信心也正变得脆弱。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万科、中海外、碧桂园、富力、合景泰富、保利6个龙头房企9月份的销售业绩集体出现下滑,合计销售311.54亿,同比下降18%。12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3季度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为120.6,环比下降1.3%,自1季度以来连续下滑。

    “不少开发商面临着资金难以回笼的难题,部分中小型开发商更是逐渐陷入了资金困境。”上海易居研究院报告称。Wind数据亦显示,在房地产行业整体负债率提高的前提下,有些地产公司的负债率已经超过80%以上。截至今年上半年,在136家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共有104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16家已超过80%的高位。其中,ST兴业和ST园城已资不抵债。

    “对于开发商来说,长期低迷的成交使其对资本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外资的不稳定性和信托资金的高成本更加深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大型房企凭借雄厚的资本基础、较好的销售业绩、在限购之后的均衡布局尚可以抵抗来自资本市场的风险,但对于中小房企而言,却有可能陷入生存危机。”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

    哪些公司未来破产风险最大?有媒体利用Z分数模型对136 家A股上市房企进行破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仅31家房企不存在破产风险,同时,ST兴业、ST园城、 天津松江、高新发展等13家房企迈进了破产的高风险区,而且其多项财务数据仍在恶化之中。这意味着,近8成上市房企正在面临破产风险。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