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近四年来首度转向“稳健”,是明年经济调控的重要看点之一。由于经济形势企稳向好,明年经济工作“稳增长”的提法代替了先前两年的“保增长”。此外,扩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意义将更加凸显。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并指出,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稳定外贸政策。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同时提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对此,专家认为,货币政策近四年来首度转向“稳健”,是明年经济调控的重要看点之一。由于经济形势企稳向好,明年经济工作“稳增长”的提法代替了先前两年的“保增长”。此外,扩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意义将更加凸显。
1、“积极”搭配“稳健”增强政策灵活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经济工作比较大的变化之一。具体来看,明年货币供应、信贷增速均将有所变化。如果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继续显现,国内农产品等价格水平仍有上涨压力,央行在未来有可能再度加息。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还有不确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水平,但明年的赤字率水平可能低于2010年和2009年。”张永军表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认为,明年贷款的增速要比今年低,新增贷款增速约15%即可。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货币政策基调的转变,说明管理通胀预期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首先2011年的货币增长率会比2010年有所降低。其次央行可能会继续加息。
2、“稳增长”代替“保增长”房地产业政策基调仍将延续
“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对此,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与去年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同,今年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定经济增长”,两者还是稍微有些区别的。与前两年相比,当前经济增长压力不是特别大,但通胀预期有所上升,未来乃至明年上半年,管理通胀预期可能将成为经济调控最重要的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产业经济发展同样有了清晰思路。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些措施将提升制造业以及工业经济竞争力。中央提出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表明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基调仍将延续。
3、“三驾马车”各有侧重政府投资将重在引导调结构
明年消费、投资以及外需等“三驾马车”发展均有了新提法。中央要求,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稳定外贸政策,积极扩大进口。
张永军认为,明年继续扩大消费的大方向无疑是明确的。中央提出积极扩大商品消费,可能蕴含着近几年不少居民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对商品消费存在一定挤出效应的意思。此外,我国服务消费占比一直偏低,未来我国将大力拓展服务消费。中央重点强调发挥政府投资对调结构的引导作用,意味着政府投资不再像前
两年一样,主要发挥扩大总需求的作用,而将侧重于经济结构调整。
外需方面,今年我国贸易顺差可能有一千多亿美元的规模,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扩大进口”,除了传统产品外,还应积极增加资源、高技术等领域的进口。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慢于今年,我国出口增速可能在15%-20%,比今年要慢一些。庄健认为,明年要保持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更依赖于社会投资的稳定增长。当前世界经济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发达国家复苏情况不像新兴市场国家那样强劲。这种背景下,需要我国稳定外贸政策,并适度扩大进口。
专家指出,与“适度宽松”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在多目标下保持平衡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紧缩,并且可随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微调。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说。
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明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新增信贷的规模或确定为6.5-7万亿元,M2增速设定在15%-16%。这既符合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有利于防止银行信贷出现新的风险。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认为,明年年内将有2-3次的加息过程,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可能上调至20%以上。
观点
樊纲:明年通胀不会达2008年水平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4日在上海表示,美联储继续进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具有合理性,不过美元作为本位货币,客观上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构成一定冲击。但是,包括输入性等方面的因素尚不至于造成明年中国过高的通胀率,整体通胀不会达到2006-2008年的水平。
樊纲在出席中国有色金属峰会暨上海有色网年会时说,“由于美元是本位货币,美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不可避免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樊纲表示,就国内而言,如何降低国际市场上涨的冲击已是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但对通胀的影响整体上依然可控,明年的通胀水平不会恶化。
樊纲说,今年物价上涨中成本的因素比较大,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并不等于最终消费价格的上涨,制造业的产业链条较长,终端消费品价格在其中得到了一定的消化。实际上,与2006-2008年通胀率上升的背景相比,一方面今年虽然粮食价格也上涨,但涨幅并没有当年那么大,另一方面,2006年、2007年国内经济也正是过热且呈现加速过热的状况,但是当前国内经济的增长较为稳定,并且出现了逐渐放缓的现象。
在樊纲看来,明年中国经济依然会有较高的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企业投资的恢复以及出口和房地产投资的继续支撑。“明年虽然政府投资会减弱,但是经过危机后的发展,多数行业上一轮过热的状况都已经基本得到了消化,企业投资在今年已经开始恢复,预计到明年会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