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楼市调控进入观望期 未来数月房价可能高位振荡

    市场人士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出于经济增长可能下滑的担忧,房地产调控政策实际上已明显松动,在经济增长形势明朗前,中央政府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性很小。由于对未来政策收紧预期降低,昨日A股大涨,多只房地产股票涨停。

    近期,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走向,市场传言不断。昨日,尽管发改委表示“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说法不代表官方立场,但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有种种迹象显示房地产调控政策已明显松动。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最近广州和重庆等地政府公布的实施细则明显比北京要松。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北京市在4月30日出台的实施细则,要求银行对第3套及以上住房和不能提供1年以上北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且自政策发布之日起,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不过,最近广州、重庆两地出台的细则,则明显松动,并无限购限制。

    各地政策松严不一,是出于地方政府的利益,还是意味着中央政策的松动?鲁政委表示,后者可能更大。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要暂告一段落了,两三个月内,中央应该不会再出台新调控政策。

    鲁政委表示,调控政策的放松,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担忧。由于房地产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在我国GDP中占比过重,如果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势必对经济增长带来隐患。而且,目前欧洲债务危机会怎样发展尚不明朗。

    事实上,目前部分机构已经下调了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如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测称,下半年经济增速将降至9%左右,明年则将继续降至8.7%。

    中国指数研究院广州分院研究分析师周瑞蓉认为,短期内再推楼市新政策可能性不大。据指数研究院近期监测全国成交数据的结果,大部分一线城市住宅交易量已下降。

    满堂红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也认为,短期内没有出台更严厉税费政策的必要。

    政策走向

    调控风险仍存

    鲁政委表示,最近几年,因为形势变化得很快,因此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变化也很快,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也可能是暂时的,几个月后,如果经济形势逐渐明朗,对于房市可能该做的还是会继续做。他估计,在第三季度,央行可能会加息。

    周瑞蓉也认为不能因此断言调控政策将就此结束。指数研究院近期与相关政策部门沟通后透露,本次政府调控决心较大,影响效果之深远可至未来1~2年。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一旦市场出现反弹,更严厉的政策有可能就会出台,他相信政策仍然“留了一手”,政策可操作余地还很多。以广州为例,目前仍对第三套没有限定,也没有“限外令”,另外,目前的贷款利率其实还不算高。因此,如果价格再不下降,政府一定会出新措施对楼市进行打压。

    楼市影响

    市场还需时间消化

    周峰认为,短期内利空出尽,市民对政策的消化期还会维持多一个月,因此预计7月份楼市会回暖。但成交量不一定能产生爆发效应。未来几个月价格可能维持高位振荡。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不会出现2009年的“报复性上涨”。中原地产市场总监李粤湘认为,2009年出现报复性上涨的原因,一是国际大环境给中国经济很大的压力,二是中国要解决内需问题,因此“水喉大开”;而2010年的情况有所不同,而且目前的楼价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大涨可能性不大。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