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要求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住房,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可根据个人住房记录,实施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新政力度之大,前所未见。另有业界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各地方版新政将陆续出台,可以预见,将对炒房者造成强烈的心理震慑。
在这样的政策氛围和舆论氛围下,再加上新政对短线投机需求的根本性遏止,房价短期内出现大调整已是应有之意。但从开发商、投资人、持币待购的人群来看,对未来的判断则各有不同。从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房地产人士来看,开发商层面情绪相对淡定一些,毕竟2009年的楼市沸点,让大多数公司都有了充裕的现金储备。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企业近期正在酝酿长期规划调整。有开发商和笔者聊过,对目前的这些调控政策市场其实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比较担心的是未来一个阶段,如果政府认为价格调整不到位,进一步调控的话,预计会有大量的保障房进入市场。这种冲击,对做普通商品房的开发企业来说太大了,所以现在有必要进一步观察政策,并对企业长期规划有所调整,比如控制拿地的节奏,如加大对商业地产的投资力度,以回避可能存在的冲击。
投资层面的人士则情绪明显转向焦躁,担心调控政策日益趋严,不过大多数投资人还没有进行实际操作,还在做进一步观望,这种观望态度不是在判断房价短期顶部是否来临,而是在盘算要以什么样的价格才能实现完美退场。有炒家判断,在政策风口浪尖上进行操作,往往失之太急,从历史经验看,在房价顶部确认前后,往往还有一小段的高位调整时期,熬过近段时间的政策冲击,可能能够在平稳的状态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与开发商、投资客相比,少数持币待购的人群反应则较激烈,在看到以日计价的楼市突然止住脚步,并略有调整后,有的已跃跃欲试,准备出手。大多数持币待购的人群虽还维持观望态势,但对自己能够接受的目标价位以及楼市的调整预期,普遍没有概念。
三个层面剖析来看,各层面群体的情绪焦灼程度、对局势的把握判断,与其资源的占有程度成明显反比,越弱势的群体,情绪越急,对未来的判断越不清晰。这也是基于各自的市场地位,呈现的自然分布。
这种情绪预示着:如果楼市调整压力不能持续进行的话,企业、投资人将有能力、有时间、有心态,迅速地调整决策方向,进一步抬高房价。如再度出现这种局面,这将会对持币待购人群的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作为市场的监管者、调控的操刀人,应对市场各个层面的心理变化、情绪调整予以充分的关注和了解。如确实要调整房价,则应以高压态势,维持调控政策压力,只有政策压力持续作用、让市场方向充分调整到位,开发商层面、投资人层面的行为才会真正转向。房价调控是场持久战,一两月的政策冲击,很多企业、炒家都能应付过去;半年、一年的政策压力,企业、炒家就必然会在市场行为上发生变化了。可以展望,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年终结算和新年规划时,一些企业为了做业绩、一些银行为了完成信贷任务,各种力量将会围绕货币政策发生激烈博弈,那时也是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环节的重要时间点,只有挺过这新一轮贷款高峰期,房价调控才可能真正确认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