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一小时,节省十几万元,这个婚‘离’得划算哦!”近日,某市新婚不久的小李夫妇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办妥了“离婚”手续,并在开发商的配合下通过了首套房的贷款。与此对应的是,曾在楼市消声匿迹的分期付款销售形式也在重出江湖……这一切,都是为了规避新政约束而在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出现的有着潜在风险的招数。
风险一
改变婚姻状况
4月上旬,某市小李夫妇看上了一套用于改善居住条件的三室两厅住宅,并交付了3万元的定金。根据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协议,该套房总价80万元,首付三成,贷款利率为8.5折。然而未待开发商提交贷款申请,小李便遇到了新政调控,由于所买房子属于二套房,按银行要求须首付五成、利率上浮10%,夫妻俩经过朋友点拨的小李夫妇迅速找到了对策:办个“离婚证”,规避了二套房政策。
据了解,目前像小李夫妇那样通过假离婚方式规避二套房政策的购房者还有。这种购房方式不仅出现在新盘,在二手房交易中也陆续出现,并且还有人为了享受购房优惠政策而选择暂缓结婚。某出版社的小周原本准备在今年“五一”结婚,再由父母双方分别出资首付款买房,但新政出台后,考虑到小周名下已有一套小户型,双方为此推迟了结婚计划。他们打算先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后再办结婚证。
四川泰和泰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高玉林称,在法律上婚姻是自由的,夫妻双方即使就是为了各种目的而办理离婚或结婚手续,其做法也是真实存在的,从法律上来说其实并不存在假离婚的说法,也不太好用法律来界定‘假离婚’的范畴。”从新政看,由于二套房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离婚后将房产全部转入夫妻任何一方,再由没有房产也没有贷过款的夫妻另一方贷款购房,从理论看符合“首套房”标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做法所潜在的风险对当事人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特别提醒:通过假离婚规避新政的夫妇,可别弄假成真。一旦离婚的法律事实产生,任何一方都可以再找其他作为伴侣,双方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等义务就不复存在,并且假离婚所判定的财产分割也受到法律保护。此外,假离婚也可能得不偿失,因为我国征收房产持有税的政策呼之欲出,而长期缴纳的持有税或许会超过贷款低利率带来的优惠。
风险二
双方约定分期付款
“新政出台后,对改善型置业者有影响!”双楠某楼盘营销负责人称,4月上旬该盘推出了100余套的新批次房源,有20多名购房者因来不及签订购房合同而被界定为二套房。按照购房协议,这部分客户首付为三成,利率85折。然而,新政后银行要求这部分客户首付必须五成,利率上浮10%。事后开发商也为购房者想办法,愿意一次性付款、但短期内不能凑足全款的客户,可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具体做法是先首付七成,余款在半年内付清,因此有实力的客户大都使用了这种做法。其次是以尚未购房的兄弟或亲戚的名义进行贷款,照样享受首套房的贷款优惠。再次是购房者主动将首付款提高到5成以上,贷款期限缩短到了3-5年。
城东某大盘营销负责人表示,新政出台后对该盘的销售造成影响,开发商特别对一次性付款的客户推出了分期付款的优惠举措:购买公寓一次性付款的客户可首付五成,余款在半年内分批次付清;购买别墅一次性付款的客户首付五成以上,余款在一年内分批次付清。这项举措推出后,让一些在短时间内资金周转不畅、但却具备购买能力的购房者,帮他们打了一个“时间差”,从而争取到了一批改善型需求客户。但这种双方约定,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记者了解到,两年前,为刺激销售量开发商一度热推分期付款方式,随着去年楼市畅销后淡出江湖。世家机构研究人士认为,当前在销售压力下,部分开发商为争取再次置业者而主动出台分期付款举措,一方面可以缓解部分购房者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对刚性需求形成一定的支持,但同样需慎重为宜。
据调查,宏观调控下,为增加销售、加快资金回流,成都楼市还出现了个别开发商通过签订《垫付合同》帮助购房者垫付部分首付款的做法。中原地产资深人士认为,在新政之下,个别开发商之所以会采取这种低门槛的首付方式,目的是为了促销。但从成都楼市的现实条件看,今年秋交会前大部分开发商的回款压力并不大,垫付首付款的方式应是少数。
风险三
打名人牌卖房
新政背景下,有人开始打名人牌卖房:4月26日,周女士接到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您好,我是潘石屹旗下XX、XX、XX楼盘的销售顾问,请问您对北京的楼盘有没有投资需求?如果您有时间,我可以为您详细介绍这些楼盘的情况。”电话里售楼小姐一提到潘石屹,周女士吃了一惊,礼貌地拒绝后,周女士想了半天:“是真的吗?潘石屹把房子都卖到成都来了,现在北京楼市真的受到那么大影响吗?也许是我前不久买了一套小户型精装投资性公寓,他们搜索了一圈觉得我可能会有投资需求,才把电话打了过来。”不过,周女士透露,近期不会再有置业计划,刚刚购买的小户型主要是看中其租金回报:“这轮政策的影响好像挺大,最近收到的楼盘短信广告比之前多了两倍,对这种名人短信要多个心眼,别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