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便宜了,政策宽松了,开发商又重新上门来要贷款了。但是上面卡得很严,前一段时间猛增的天量信贷中,这些普通开发商能拿到手里的额度寥寥无几。”一位民生银行地产金融部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5月6日,央行发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到3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的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3%,开发商在这次信贷盛宴中似乎并未分到太多。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信贷猛增后不良贷款的增加,以及开发商资本金比例的下调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冲击,或许会让银行在其后发放开发贷款时更加投鼠忌器。
不良贷款将会增加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近日发布了《2009金融不良资产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2009年信贷风险最高是房地产业,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规模将增加,大幅增加的时间为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下半年,届时处置不良资产的紧迫性将大大增加。
“去年市场长期积累的融资需求旺盛,短时期内爆发后,难免泥沙俱下,不良贷款的规模也会突然增加。”一位央行宏观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该研究员认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目标的差异是导致不良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地方性的国企或者民企不具备贷款资质,但是由于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挂钩,地方政府往往采用政府信用担保,给地方金融机构施加压力和影响,以至于很多不合规的不良贷款滋生。”
事实上,根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发现,很多商业银行都承认新增不良贷款会增加,而且账面不良贷款低估了实际风险。连央行也在报告中承认,今年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不仅仅是消化贷款,也要消化其中潜伏的风险。
信贷风险之虞
除了不良贷款增加引起银行的警惕之外,11个行业资本金比例的下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商品住房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由35%下降至30%,在让众多中小开发商欢呼雀跃的同时,其孕育的风险也需理性对待。
尽管银行还在等待调低资本金比例的细则,但有些部门已经做好了应对风险的准备。据媒体报道,部分银行甚至要求开发商暂时以容易变现的抵押物、票据等来填充5%的现金比例,名义上自有资金比例下调,但在操作层面依然维持35%的安全比例。
银行的谨慎已经让开发商准备欢庆的手停在半空,不少人士担心不良贷款的增加和资本金比例的下调会让银行更加惜贷。
“尽管银行应该对风险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能因噎废食,就此排斥开发商的贷款申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其实对银行来说,比起去细究开发商的资质和自有资金比例,信贷大起大落后的风险平衡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焦点。一季度信贷的汹涌势头在4月有所收敛,信贷增幅出现大幅回落,直至月末才出现放量迹象,而5大行的贷款余额相对于3月则呈现负增长。
“从目前的拨备覆盖率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还不至于上升得很快,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身上。对于银行来说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做到专而精,以深入擅长的领域去对冲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研究中心博士沈洪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