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房企成欠税大户 开发商频变“老赖”

  中新网4月15日电重庆市地税局近日依法公布了该市128家欠税企业名单,其中,房地产公司和相关企业数量达70余个,欠税金额最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各类欠税金额高达4000多万元。实际上,近几年来,上海,北京、广州……在全国各地公布的欠税“黑名单”中,房地产企业都是大户。

  各地开发商成欠税大户

  事实上,除重庆外,房地产企业成为欠税大户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

  2008年12月30日,北京市地税局公布了63家欠税企业名单,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相关企业数量多达30多个,拖欠的税种涉及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营业税等。其中,拖欠税款金额超过千万的企业多达二十多家,其中北京中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拖欠税款7300多万位居首位,北内集团总公司欠税也高达5700多万。

  今年2月份,广州市地税局发布2008年第4号欠税公告,曝光欠缴地方税收2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及欠缴地方税收1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这次公告的企业有63家,而这些上榜企业中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多达49家,占了77.78%。

  3月10日,上海市地税局发布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或单位欠税名单,千余家企业上榜,房地产企业也再次成为“大户”,上海罗事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欠缴企业所得税1527.67万元;上海新明星房地产开发公司欠缴企业所得税1420万元……

  部分房企成欠税“钉子户”

  一些房地产公司因拖欠时间长,已成为欠税“钉子户”,税务机关何时能收回这些公司所欠巨额税款还是个未知数。

  比如,上海罗事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欠税公告中,上海罗事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欠税金额高达3457.67万元,是当时的欠税“冠军”;在2008年第二季度欠税公告中,上海罗事房地产房地产发展有限欠税1802万元;在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或单位欠税名单中,上海罗事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欠缴企业所得税1527.67万元。

  事实上,像上海罗事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连续几年出现在欠税名单上的房企不在少数。比如上海有色庆丰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振元房地产开发公司,早在2005年第三季度就名列欠税名单中。而在2006年第四季度的欠税名单中,上海振元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有色庆丰房地产有限公司都在其中。在2007年第四季度欠税公告中,上海振元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有色庆丰房地产有限公司仍榜中有名。而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或单位欠税榜中,上述两家房地产公司还是“名列前茅”。

  房地产为何成“老赖”

  由上可见,房地产公司欠税数额大、时间长,屡被公告屡不缴税,被业界称为“老赖”。那么,这些房地产公司又缘何成“老赖”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欠税房地产企业是资金链出了问题,无法及时缴税。在国家对房地产业实行宏观调控之前,不少房地产公司对形势判断不准,战线拉得太长,致使前期大量资金被沉淀。一旦房地产信贷收紧、楼盘销售疲软,一些开发商的资金供应很容易会出现“断链”,形成欠税。

  由此,专家认为,要防止房地产公司成为欠税大户,就要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尽快告别粗放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使房地产行业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此外,也有分析师认为,欠税公告也有一定威慑作用。税收机关依法在全社会范围内予以通报,使其感到压力,有助于督促这些企业及时缴税。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