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个人的记忆中,高密楼盘出现大量“灰空间”的设计是源于国家90/70新政之后,我见到的成都最早的一个代表性的楼盘是金域蓝湾。虽然我个人对90/70的政策特别是对成都的适用性就抱有微词(事实上80、90平户型似乎卖得也不错),但是对KFS们所应对的措施——灰空间,则更加不以为然。把大量的灰空间设计融入高层楼盘建设中,表面上看似乎消费者获得的实利不少,但个人觉得不然,消费者似乎失去或放弃更多。
1、假容积、真拥挤。容积率指标的不仅仅是用来限制KFS无限制的开发土地的,这个指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否则政府在拍卖土地时强制规定这个指标上限还有何实际意义?而那些高密楼盘本身容积率就达到了4.5或者4.8之类的,加上灰空间所实际开发出来的住宅面积,那么真实的容积率似乎已经突破了5这个上限了吧?往小了说,居住的品质难以保证,往大了说,是不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欺骗”行为呢?即使对那些最终真实容积率未超过5的高密楼盘,您也不会觉得住得很舒适的。
2、假赠送,真销售。这一条不用多说,您仔细一想就会很清楚。两个相邻的其它无本质差异的楼盘,有灰空间“赠送”的楼盘产权面积单价一定会明显高于无灰空间“赠送”的楼盘。也许您会认为,既然有送的,单价高一些也很正常,但是恕我直言,那就不叫赠送。建筑行业在制订相关规范标准之时,对不计入建筑面积的部分一定是有原因的,现在这部分面积KFS也公然拿出来销售,这个赠送更显得名不副实。其实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
3、假舒适,真麻烦。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这部分观点不针对所有高密多“灰”的楼盘,因为我个人没有可能把所有这些楼盘的所有户型看完,只能就个人认知到的聊聊。我在金域蓝湾和三千城里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乎所有灰空间都是利用入户花园、挑高的假阳台这些技术处理完成,因为要使灰空间达到可利用成为一间房屋的使用目的,所以无可避免的造成了这些本来用来和室外交流的空间相对封闭了。入户花园本来可以比较好的解决高层通风的问题,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间真正的客厅或别的什么房间;然后传统意义上的阳台几乎没有了,您只能用飘窗来代替阳台的部分功能。试想一下,您住在一间120或者更大的“美宅”里,只能用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生活阳台晾衣服,而恰好您的朝向又晒不到太阳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说,灰空间是专注经济效益细节的产物,而不是专注消费者使用细节的产物。
4、假让利,真收费。如果那些灰空间真是不算面积的面积,那么我想问问金域蓝湾和三千城为什么物管收费分别达到2.68和2.6元呢?如果我们较个真参照有关收费标准算算,KFS难道真敢拍拍胸口说这个计费没有考虑灰空间?我不知道魅力之城和晶蓝半岛物管收费是多少,但是我估计没有那么高吧,KFS难道真敢拍拍胸口说这些盘物管内容有差异?不是说出不出得起的问题,本质上这是个权益的问题。
5、获近利,损远益。今天您买进了一套实得面积多很多的住所,我衷心祝您居住愉快。但是我们想得长远一点,将来拆迁的时候,补偿面积如何计算?您可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和拆迁人员辩论,即使从表面来看,每平米产权面积补偿标准已经比较合理。也许您想那还早得很,可能是儿子孙子们的事。但是请您回想一下,您在买房的时候,真的只是为了今天的使用吗?或者您某个时候想出让了,您也必须象今天的售姐一样耐心的向买家解释,而且也没有什么权威部门为您出具什么证明来核实您的“灰空间”。
6、获小利,损大益。每个高密多灰空间的楼盘里,一般来说,单价最贵的往往是灰空间“赠送”得多的房源。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买进这部分房源的业主往往比其它业主为单位产权面积花费了更多的金钱。但是,在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时候,您的居所所占有的土地使用权益是按照产权面积来计算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您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却没有得到您应得的权益。也许您并不介意这部分目前还比较模糊的权益,但是我想善意的提醒你,从物权法推出后,土地的使用权益将会越来越重要。
7、假慷慨,真贪婪。上面的六条已经把我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KFS在高密楼盘里搞多“灰”设计实在是贪念使然,无视消费者的真实使用需要。我想对KFS说的是你们欲取欲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们还是要回到围绕顾客的需要来开发产品的道路上。
当然世事无绝对,我必须承认的是并非低密楼盘使用灰空间才能物尽其用,KFS在电梯楼规划中多点人性,少点“狼性”(狼性用在团队建设中,不在这里),在设计中多思考一下客户的需要(起码你们自己开发、设计的房子自己都愿意去住才叫好房),灰空间在电梯楼中仍有可为。但是如果硬在本来就高密的楼盘搞多“灰”,从本质上我个人是持坚决的否定态度的。
如果您是多“灰”的粉丝,看了我的帖子也不必生气,事物本来就有两面性,关于高密多灰的好处,请自行前往各售楼部咨询,那里的销售人员会十分热情的接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