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步入静默期的当前,救市已不仅表现为部分地方政府的实际行动,某些专家学者的大声疾呼,以及开发商们的叫苦不迭了。据9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9月20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滨海新区新纪元大型论坛”上透露,中房协日前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
类似的救市声音,近日频有出现,凛冽且刺耳。不过,这次是中房协的上书行动了。由报道可知,中房协上书国务院的政策建议主调是,改变目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改为“适度控制”。不难推断,中房协此次上书,一旦得到实际转化,必将极大地影响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格局。在此关键时期,相关部门在作出具体决断时,应以民生利益为重,不能仅仅听取房地产利益链条中利益集团代言者的片面之词。
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自不赘言。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足够威胁了国民经济的常态发展,是否到了应该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格局“救市”的地步,中房协恐怕也给不出确切定论。而且,作为行业协会,本应该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中房协此次罔顾事实、漠视民意,为房地产商利益集团代言的行为,背离了行业协会设置的初衷,遭致非议和贬抑,实不难理解。
原因很简单,就目前而言,房价走低,也仅限于不多的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至于交易量的下降,一方面归因于广大购房者持续的观望心态导致的刚性需求低迷,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房价,也是致使购房者对楼市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此前的统计数据也一再显示,当前整体楼市价格,仅是上涨缓慢,而并未呈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跌,房价畸高的状况依然存在。
房地产调整当然应该遵循固有规律,在促使房价理性回归的同时,也要谨防过度调整情况的出现。而对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整体格局而言,应该充分尊重自身发展规律,充分考量民生现状,充分听取民意声音,不被利益集团代言者的片面声音蒙蔽。一旦“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等口子被打开,前期调控取得的成绩,必定会在短期内被销蚀全无。楼市也会很快重新回归到一路狂飙的畸形发展老路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中房协上书国务院的政策建议也并不全无价值,比如“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预警系统功能”等建议,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酌情采纳。具体到如何“择而纳之”,不妨采用适当的形式,广泛听取民众的声音。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摸索中前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要考虑到实际情况适时改变——前提是,充分尊重事实、严格恪守规律、广泛听取民意。唯有如此,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整才会沿着科学、理性的轨迹运行,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到预期的理想状态。
至于中房协,我们期望它能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把握好自己为民代言、而非为利益集团代言的角色定位——不惟中房协,对其他行业协会而言,亦是如此。这一方面需要行业协会角色定位的主观自觉,另一方面,也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决策和措施的过程中,广纳民意,以民生利益为重,制定出契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