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断供”,是指许多人发现他们过去购买的房子的价值正在不断缩水,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经成为负资产。一些房主因此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不再偿还银行贷款。那么房贷“断供”现象,会不会导致像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呢?笔者认为,从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并未像美国那样出现大幅度的价格跌落。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在7月16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可见,深圳房价的暴跌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从全国范围看,房价走势很难说已经出现根本性的逆转。
尽管如此,“断供”这个稍显陌生的词语的出现,仍应引起银行业对放贷方式的反思。房贷作为个人消费类贷款,一向被银行视为资本回报率较高的优质业务。为了拓展这一业务,很多银行刻意回避国家关于加强房贷审查与管理的相关规定,为购房贷款者提供大量便利条件,比如放松贷款审查,降低首付比例等。以笔者的一个熟人为例,购房时在一个朋友的公司开了一份工作证明,并根据贷款数额填写了月收入,本来自己还惴惴不安,没想到银行打电话随便询问了一下,这位熟人就通过了审查,效率高得不得了。这种宽松的贷款审查方式,一方面为炒房投机者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又催发了很多还贷能力不强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购房欲望。虽然当前我国房价总体仍然趋涨,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因房价大跌形成“负资产”的现象,但应当看到,并不是只有“负资产”才会导致“断供”,个人因无力偿还贷款而选择“断供”的情况也并非不存在。这应当引起各大商业银行的注意。
进一步看,银行房贷业务的限制宽松、审核不严,也是导致我国房价持续走高的背后推手之一。大量个人住房贷款轻易放出,不仅进一步推高了消费者的购房热情和购买能力,成为导致房地产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极有力地维系了开发商的资金链条。而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房价持续上涨。
因此,尽管深圳的房贷“断供潮”现在看来只是个别现象,却无疑为各大银行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从规避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角度,还是从促使房价理性回归的角度,银行业都应该及时反思,收紧房贷“口袋”,防患于未然。毕竟,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付出的成本要小得多。(编辑: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