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中的银行、地产板块市盈率,如果不是最低的,至少也能够进入最低之列。也就是它们,在市场上一直受到很沉重的抛压。这次股市下跌到2566点低点,银行、地产板块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做空动力。
为什么看上去估值“很便宜”的股票,现在却不能得到认同呢?投资者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现象呢?
银行、地产曾是“大众情人”
仅仅半年前,银行、地产板块股票还是非常被看好的。去年年底,很多证券研究机构预测2008年的“大牛股”,像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万科A等都是必选的股票。在各股票型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如果没有银行、地产板块,那么几乎无法想象。
虽然在去年年底,人们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宏观调控将会加强的预期,而且从紧货币政策被提出,大家开始意识到2008年上市公司的效益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如果坚持贯彻这样的思维,那么在逻辑上似乎不应该再大力看好银行与地产板块。
尽管考虑到了宏观调控因素,但人们还是相信,在各个板块中,银行板块的确定性最为突出。很大的存贷利差、很高的拨备,再加上预期中的所得税率大幅度下降……所有这些都为银行股业绩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在人们的心目中,如果这样的股票还不推荐,那么还有什么样的股票能够推荐呢?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地产身上。实际上这一板块的很多上市公司当时的业绩都相当好,而且人们还注意到:房地产商手中握有大量的房屋销售款,这些都暂时列在“预收款”项下,一旦销售手续全部完成,这些就变成了收益。也就是说,对于不少地产公司来说,其下一年度的利润实际上是明摆着的。
就像前两年一样,一直到今年年初,银行、地产板块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非常受到青睐。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大众情人”。
“难兄难弟”从天上到地下
2008年1月中旬,股市真正开始全面下跌以来,银行、地产板块股票首先被杀跌。这里有交易机制上的原因,也有板块本身的因素。
所谓交易机制上的原因,是指因为有太多的机构看好银行、地产股票,就操作层面而言,客观上存在“抱团取暖”的状况。
这在股市行情向好,相关股票一路上涨的情况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市场出现明显的逆转,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后市已经不再看好的时候,就自然产生降低仓位的需要。
这个时候,持有量大,同时也拥有比较多的浮动盈利的银行、地产股票,就首先成为卖出套现的对象。过去是机构“抱团取暖”,现在则变成大家共同陷入“囚徒困境”,由此抛盘变得非常之大,这些股票也就成为市场的领跌品种。
这个时候,没有人来管它是否为机构推荐的“大牛股”。银行、地产板块的第一轮杀跌,就这样出现,其股价于是开始了漫漫回落之途。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当市场开始下跌的时候,人们就会去寻找原因。显然,不断加强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围绕对付通胀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无疑被认为是引发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
简单的推理是,调控的核心手段是紧缩银根,收缩流动性。于是,银行受到首当其冲的压力,因为只有流动性充分,银行才有足够的业务可做,利润的取得与不断增长也才有保证。
同样的,对于地产企业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取得超额利润,很大程度上是将资金杠杆使用到极点的结果。信贷越宽松,地产商的日子就越好过。当紧缩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基调时,这一切就被改变了。
人们还很自然地会把银行与地产业联系起来,设想“如果银根收紧,地产商经营困难,其很高的负债率就会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结果是不能按时还款、出现坏帐,将风险转移到银行。不得已,银行进一步收紧对地产商的贷款,导致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有人说,在地产商“死”之前,银行先“死”,也有人说是反过来。其实,不管是谁先“死”谁后“死”,反正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这样一来,银行、地产板块的股票,当然也就没有人敢要了。
人们发现,今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强化与落实,银行、地产股票不断下跌,不仅仅是从天上到了地面,而且是到了地下。虽然,整个大盘都在下跌,但应该说这两个板块在很多时候的跌幅更大,并且因为其权重作用,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更为深远。
改变的预期和估值判断
我们说,当银行、地产板块开始下跌的时候,实际上它们的效益并没有出现下降。直到现在,人们还是能够看到很多银行在发布2008年中期业绩大幅度提高的喜报。
就地产公司而言,总体上仍然不算差,业绩明显上升的例子很多。显然,人们之所以看淡银行、地产板块,从根本上讲并非是因为它们现在的经营状况不理想,而是大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缺乏信心。也就是说,预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更深入地说,这种预期实际上也不是针对具体的上市公司的,甚至也不是针对这些行业的,而是针对整个经济状况的。银行业在经济活动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经济的核心就是银行。
人们的担忧在于,如果宏观调控继续加强,必然会放缓经济增速,企业经营会遭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从而必然波及银行。因此,即便银行现在的业绩还可以,未来一定会下降。
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增长放缓,一定会反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从而必然影响到地产业。更何况,房价过高一直为整个社会所诟病,地产业本身就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调控的预期自然会具体化为对地产行业的预期。于是,尽管相关企业当前的估值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相当低,但因为存在预期因素,所以低估值同样不能吸引投资者。
话说回来,当初大家看好银行、地产板块,在本质上也是基于对调控不会很深入的预期,认为不至于会对经济“伤筋动骨”,基础比较好的银行、地产板块企业可以不受或者少受影响。正是不同的预期,导致了对估值的不同判断,才有了半年前对银行、地产板块的继续推崇以及半年后的无情遗弃。
市场普遍限于估值之惑
现在的问题是,那种建立在不同预期上的估值判断,有多少是合理的呢?的确,宏观调控是在加强,中国经济增速也出现了1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落。可是,就是这样的回落,是否一定导致整个经济格局的改变,以致银行股动态10倍市盈率也偏高吗?
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工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不是因为地产商强势的结果,而是市场规律之所然。
所以,无视宏观调控,片面地将银行业动辄100%增长作为常态来对待,给出很高的估值;或者是把地产业在房价过度上涨过程中所攫取的巨额利润视为其经营得当的结果,把地产股的价格建立在未来房价还会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之上,都是不靠谱的。由此形成的推荐理由缺乏基础,相关股票的下跌也就成为必然。
但是,上述情形不能成为估值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理由。有人提到,虽然有的银行股市盈率只有10倍,但是其市净率还是比较高,所以在紧缩背景下还不能投资。
反过来想想,中国的银行业有着很高的进入门槛,那么其资产的评估是否应该存有某种溢价呢?现在地产股的情况是,有的公司总市值甚至还没有其按公允价值法计算的资产大,这是否也是一个“走过头”的案例呢?
如果说过去人们因为对宏观调控的预期不够充分,导致在银行、地产板块方面的估值不准确的话,那么现在恐怕又有点剑走偏锋了。过于夸大了宏观调控对经济影响的预期,以致无法对此形成理性的估值。
于是,在股市反弹时,人们发现银行、地产板块的走势显得很紊乱,没有稳定的趋势,甚至有大资金逆势减持。原因很简单:市场普遍限于估值之惑。在这背后,是对预期认识上的不确定以及很大的分歧。
应该说,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要形成稳定预期并不容易,因此在对股票的估值上不太可能较快地达成共识,银行、地产板块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由于这一点,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股市行情依然会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