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已经过去20余天了,很多因地震而歇业的企业都已恢复了生产,但成都主城区内众多在建的楼盘仍是按兵不动。今天(6月2日)我问了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他说:停工是政府通知的,何时复工也要等候政府通知。据说成都市有关部门还要对各在建工程进行检查、评估,确认地震没有对其造成安全隐患才能复工。
此次特大地震虽然没有对成都市主城区的楼房造成多大的危害(这些天来我没有看见一幢垮塌的楼房),但却对成都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打击。本地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在建的项目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地震之前的销售情况一直是比较好的,但是从“5·12”到月底,总共只卖出了6套房子,而且还退掉了4套!———这话如果不是这家公司老总亲口说出,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据说,国内一家知名网站对网民进行了在成都购房意愿的调查,“等一两年后再说”占到总数的75%以上。这使得成都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感到恐慌,一位老总说,他调查了10家房地产企业,有6家都表示准备裁员,压缩业务。
房地产公司老总们心急如焚,纷纷呼吁政府对房地产业予以重视和扶持,帮助这个行业渡过难关。呼声最高的是请求对房地产企业在税收上实行减免缓的政策,还有建议把灾民安置与消化存量商品房结合起来的。
房地产是成都市的支柱产业,去年成都市财政收入960亿元,房地产业贡献了40%以上。如果加上土地出让的收益,这个比例还更大。因此,政府不可能对这一行业面临的危机无动于衷。“他们反应还是很快的”,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对我说,几天前成都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本市部分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座谈会,市长在百忙中亲自到会,对大家进行慰问、鼓劲;今天上午再一次开会听取大家的意见,“我们相信政府很快会出台优惠政策的”,这位房地产公司老总对政府充满期待。
另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他对我说:此次特大地震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但大家公认受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和旅游业。他认为,房地产业最严峻的问题不是短期内房子卖不出去,而是人们对成都这座城市品牌产生了怀疑。过去大家都认为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宜居的城市,张艺谋总结的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可现在突然变成了一座受到地震威胁的危险的城市。“事实上这次地震成都并不是灾区,但是现在外地人一说灾区就把成都包括在内了,这种误解很糟糕。要知道,成都的商品房有一半以上是被外地人买走的。”在这位老总看来,怎样修复成都这座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从长远看是比减免税收、展期还贷之类的问题更为重要的。
他认为,修复成都的形象很需要宣传舆论的引导。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些专家在发表权威意见,说世界地震史上还没有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大地震的情况;发生了大地震的地方,反而是获得了相当长时间(有人说百年以上)平静安宁,这些说法,有助于消除人们对成都的负面认识和恐惧。
至于眼下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危机,这位房地产公司老总认为,政府伸出援手是很有必要的。他觉得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链过紧的问题,可以调整贷款、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允许企业适当放慢开发的节奏,不要像以前所规定的那样,土地必须限期开发,50亩以下的土地必须一次性开发,等等。
他还说,成都市目前有800多家房地产企业,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应该不论大小,一视同仁,惠及整个产业。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我问他的公司卖的商品房最近降价没有?他说没有,今年年初以来成都房地产市场就不太景气,而购房者普遍的心理又是买涨不买落,“现在降价也意义不大,再看看吧。”他说。
我又问他对成都房地产市场长远有没有信心?他说:“还是有信心的,毕竟市场需求还是客观的,只是短期内要把脚步放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