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投量创3年来新低
今年2月,上海楼市遭遇寒流,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量、成交量均创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来自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海商品房(剔除动迁、配套)的成交量已连续下跌了半年,2月仅成交57.7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7.03%。其中,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也呈持续下降之势,2月仅成交3259套,即35.34万平方米,只相当于2007年周平均成交水平(41.19万平方米)的86%。
从个案的表现来看,今年1月,上海成交量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多达17个,而2月仅闵行的爱庐世纪新苑一个项目成交量在1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供应方面,2月商品房新增供应量为68.05万平方米,较1月下降了60.4%,是2005年以来新增供应最少的月度。其中,商品住宅供应量为38.39万平方米,较1月大幅下降了62.5%,仅有28个项目推出商品住宅房源。
多重因素影响
因春节假期关系,2月历来是楼市成交的低谷。而今年2月,在“楼市拐点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成交量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对此,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黄河滔认为,这是由内在和外部压力共同造成的。去年,上海楼市的繁荣使得购房能量大大释放,共成交2089万平方米商品住宅,较2006年大幅增长了24.53%,达到历年峰值。而现在属于购买量枯竭后的调整期。
此外,去年9月后纷至沓来的调控政策对上海楼市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去年9月底,国家提高第二套房贷首付,以抑制楼市中高档需求。随后又推出了各种保障性住房政策,使得低端购房者也开始观望,导致去年9月之后的成交量一路下滑至今。
而今年2月的雨雪天气和降价风潮也是导致成交量降到冰点的主要原因之一。2月前期,恶劣的雨雪天气降临上海,直接导致人们看房困难,影响楼市成交。在2月后期,上海楼市遍吹“降价风”,购房者下单减少而持币观望,进一步压抑了楼市的成交。
由于成交低迷,2月新上市房源滞销,并导致其他更多新盘不愿上市,供应量也跌到历史低点。
在2月的商品住宅新增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南汇、青浦、嘉定3区,三者分别上市了7.71万平方米、7.66万平方米和5.38万平方米。徐汇区因为徐汇新城一次性推盘536套公寓,达4.86万平方米,跻身全市各区供应量第四。静安、卢湾、普陀、闸北、杨浦5区都没有新增房源,黄浦、长宁、虹口3个区的新增供应量也仅为1.68万平方米。
后市需求减少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表示,受央行严控信贷,尤其是针对“第二套房”贷款严格审核的政策影响,市场中投资性购房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多数投资者获取优惠利率贷款难度加大,资金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重新考虑投资计划。原先不少打算“梯度消费”的购房群体,受该政策影响改变了既定计划,选择暂时观望。在这种局面下,二手房市场表现较冷清,持币观望成为近期特征。
而上海二手房市场受银行控制信贷、挂牌房源销售周期加长,以及后市暂不明朗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将持续这种价格涨幅回落、成交低迷的清淡局面。“虽然部分区域价格涨幅出现快速下滑,但市场需求依然存在。通过对近几个月市中心板块价格的监控发现,无论是售后工房中的老工房还是次新房,价格仍显现强劲支撑。这种支撑来源于市中心区域供应量偏紧的格局,因此价格在缓慢攀升。”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认为,虽然在政府公布的2008年住宅建设计划中,浦东、黄浦、卢湾、徐汇等10个中心城区,住宅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占全市住房开工、竣工面积的30%左右;但这30%将主要集中在浦东、徐汇两个面积较大,又都处于外环外的区域,其余8个真正的中心区的供应量将寥寥无几。
对于2008年楼市的供需情况,薛建雄认为,由于2007年3279万平方米的历史性高成交消耗了大量的购买力,加上第二套房贷政策和保障性房源对需求的压制和疏导,“预计2008年的需求量将会跌到与2006年1841万平方米相当的水平。这相对于今年政府公布的2000万平方米住宅的可预售面积要小,类似去年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难以再现。”
{{item.interpreting_title}}
{{item.area_title}} · {{item.district_title}}
{{item.sell_state_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