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这个元旦,一位朋友过得很郁闷,感冒、上火一样没少。让她感冒、上火的不是骤冷的天气,而是自家买的两套房子。一套逾期交房没个说法,另一套装修时却发现没有外保温。“你说我们业主究竟惹谁了!”这样质问似乎喊出了所有业主的心声,面对那些开发商或强势或无所谓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业主们不明白为什么倾尽百万元、借着钱贷着款买到的房子,却偏偏落得这样的结果?
万科董事长王石一句“建议三年后再买房”引得业界和市场骚动不断。有人站出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话,才让近两年的房价如此飙升,这叫报复性上涨。“吓”得王石赶紧解释其说的是当前房子的性价比,而非单指房价。联想到朋友的遭遇,王石的建议实际上正是引出了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交易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即货不对板、物非所值。在消费者权益受到高度保护的当下,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假冒伪劣产品会受到严厉的查处和处罚,然而却偏偏只有房子例外。有人说,导致这种现象是因为房子牵涉的相关环节太复杂,没有办法一条脉摸清。
地产大佬任志强说,限制住房消费升级是不对的,只允许消费者要求提高服务的享受而不允许住房的提供者提高价格与利润是奇怪的。很有道理,但遗憾的是,正如王石的那番解释说的那样,从性价比来说,“中国当前的房子是相当相当不值的”。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房地产“拐啦拐啦”的哟喝声一直在回荡。与之相伴的是全国房地产一线城市开始出现的楼盘直接或变相降价的现象。京城楼市也在这强烈的“唱跌”中震动,尽管还没有出现与广州、深圳一样的局面,但房子开始不好卖似乎成为了不少项目售楼员的口头禅。相比之下,二线城市则明显后劲十足。有报道称2007年西部中小城市房价基本上都涨了30%以上;而邻近北京的天津,尽管不久前有专家预计今年房价涨幅将放缓,但一位在天津开发项目的开发商朋友却感慨地说,怎么看天津的房价都像是辆刹不住的车。
2008年,购房计划究竟如何规划?是持币观望还是义无反顾,购房者心里没谱,因为既担心不买房价“报复性上涨”,买后又担心房价“拐”了。而开发商心里更没谱,毕竟打击囤地、捂盘的政策使开发商今后越来越难巧立名目延迟产品上市时间,面对购房者扑朔迷离的心态,开发商也不得不开始担心“香饽饽乏人问津”的问题。
{{item.interpreting_title}}
{{item.area_title}} · {{item.district_title}}
{{item.sell_state_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