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海、深圳两大楼市成交量双双萎缩,商品住宅均价皆呈下降之势。央视12月1日《经济半小时》称,“位居全国房价冠军的深圳,现在也率先感受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冬天。”深圳市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只有9月的一半左右,房价涨速也比9月下降了10.35%,不少购房者对深圳楼市驻足观望。
当天播出的央视《经济信息联播》也说,随着一系列房产新政的实施,以及非市中心区域新楼盘成交量增大等因素影响,11月,上海市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出现下跌,跌幅达7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的冬天”真的来临了?对此,一部分真正急需住房者可能会驻足观望,微降的房价依然是他们难以承受之重。而那些资金雄厚的炒房者呢?或许会持币观望,寻求最佳反扑机会;或许看中“短线”,抓紧机会迅速出击。此时说房价进入“熊市”,恐为期过早。
其实仔细分析两大楼市的下挫,可知其原因并非单一的政策调控。比如上海,均价下降的最大因素,在于“上海市中心区住宅用地接近饱和,新房开工速度放缓,黄浦等市中心区的新房上市量减少,而闵行、浦东等非市中心区的新房上市量占到了总量的一半,直接导致上海房屋成交均价下降……”深圳的情形也大抵如此。
当然,政府的政策调控措施和银行的放贷收缩,同样在楼市价格波动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多年来困惑我们的一大问题: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该不该有所作为,该有多大作为。有些人误以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越少越好,不干预最好。这样的主张太天真了。很多时候,政府的干预失灵,并非干预本身错了,而是干预的方法不对。行政干预其实仍然需要借助“看不见的手”,在房地产市场中,政府最有效的作为,还是得通过对市场的直接介入,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住房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政府不有所作为的话,房价很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这里所谓“作为”,应该是政府利用其掌握着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这一便利,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尽量多地推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不光是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圆其住房梦,更重要的是,通过供给的加大满足不断增大的需求,从而使房价自动回归到合理的幅度。有消息说,广州推出了针对首次置业的中等收入家庭的限价房,重庆则开始允许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朱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