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今年第四次上调了。
7月份5.6%的CPI数据公布后,各方都在猜测央行是否会再次动用利率手段,然而,央行却“沉默”了一段时间。今天突然上调存贷款利率,确实既在人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说在意料之外,主要是指无论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是专家学者的议论,都没有迹象表明央行会“突然”加息。说在情理之中,7月份CPI5.6%的同比增长幅度,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48%,创出去年6月以来新高;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0.94%,创出2001年以来新高;前7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2.77万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运行,央行动用货币调控手段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加息,有利于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有利于防止经济由过快转变为过热。
加息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保护存款人利益,直接增加居民的利息收益;存款加息幅度大,贷款加息幅度小,既抑制了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又不过分增加企业利息负担;加息一般选择在周五,而这次突然在周二宣布,对将要突破5000点的股市可谓意味深长,股市风险股民不可不防。笔者着重要说的是对“房奴”们的影响,进而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影响。
这次加息,五年以上贷款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贷款都是0.18),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09个百分点。虽然幅度不大,但是,今年以来已经连续四次上调五年期以上贷款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3月18日五年以上贷款上调0.27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19日五年以上贷款上调0.0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09个百分点;7月21日五年以上贷款上调0.1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09个百分点。四次五年以上贷款累计上调0.7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累计上调0.45个百分点。四次上调后,五年以上贷款由6.84%变为7.56%,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4.59%变为5.04%。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贷款者,银行基本上都会按照基准利率的下限即基准利率的0.85倍贷给客户,那么,贷款30万元20年期,每月将比四次加息前多还106元左右,共计多支付利息25546.18元。我们从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中可以看出央行力求不过分增加个人住房贷款者负担的良苦用心,但是对于工薪阶层的“房奴”们来说,负担并不轻。
从利率不断上调,“房奴”负担不断加重的事实中,笔者不由得想起了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危机之所以发生,从本质上讲,许多放贷机构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是需求方过度借贷埋下的恶果。但是,从2004年以来,美国连续17次上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致使“房奴”无力归还贷款,再加上
房价下跌,价值缩水,使风险爆发。这个教训我们应该汲取。我国目前同样存在着商业银行对楼市预期过分看好,有在楼市中分一杯羹的冲动;同时,央行已经进入加息通道;房价连续居高不下。这些,都与美国的情况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个人住房贷款条件要求较严,引发全面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对个人住房贷款继续连续加息,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不排除发生个人还贷难的问题。如果是自住性住房,金融机构执行抵押物-房产,难度较大;如果出现房价大举下跌,抵押物价值可能不能抵消贷款。这就可能导致银行发生坏账或者陷入流动性危机,不排除引发局部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因此,继续上调利率时,必须考虑到“房奴”们的经济负担,必须吸取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教训,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上调幅度应该再小些;同时,商业银行必须更加严格地把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条件和发放关口,不能因利率高、收入大而盲目放贷,最后造成信贷风险,不能因小利而失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