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机构披露数据显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到期债务约在1.46万亿左右,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达到1490万亿。与此同时,疫情加剧行业分化,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消息,截至3月23日,已有98条房企宣布破产的公告。
看到这条信息,让人不难嗅觉出今年房地产企业的日子相当难过,可以用“前有疫情挡道,后有债务紧逼”来形容当前房企处境,很多房企遭受围追者截,真的到了“山穷水尽”和破产倒闭的绝境了。而且,此次疫情更让一些中小房企经营捉襟见肘,房子销售不出去,资金回笼不了,财务成本大增,很多房企快要到了死气的地步。
对于房企当下陷入的经营困境,社会各界及不少民众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如果疫情还不过去,房企房子销售僵局不打破,紧接着还会有大量的房企步入破产之路,这到底会带来哪些不利后果,中国银行机构会否会受到房企大量破产而被拖入金融风险甚至会否引爆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会否因此而一蹶不振?
诚然,社会各界产生的这些担忧不无道理,房地产业近二十多年来成了中国的支柱产业,为中国经济增长及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但同样,它也让不少地方政府形成了房地产“依赖症”,也让社会更多的金融资源聚集房地产业,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高涨,导致实体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尤其对中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这些问题虽然中央政府进行了多轮严厉调控,但目前仍没有从根本上切断房地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脐带”,而且在房地产调控上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一定的反复性,调控成效不明显,难度较大。
由此,从这些因素看,全国房企破产是很正常,也是必要的,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要怪疫情,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疫情不过是加速这种趋势的提前到来而已。
而且,中国房企出现破产倒闭不是坏事,更多的应该是好事。因为目前中国的房企数量太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有些竞争甚至是无序的,这一切都是房地产业盲目发展和房企太多造成的结果果。由此,中国的房地产业就应该需要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礼。
同时,房企在面对市场调整过程中,也需要自我调整和优化,这是产业进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政府严调控态势下,房企出现分化现象是必然的,规模经营大的、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多、竞争能力强,就有足够的生存话语权,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而一些资金实力弱、市场占有份额低的房企必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这些处于劣势的房企在中国经济深度调整期、尤其是这个疫情期,就必然会陷入资金断链、债务加重、生存难以为继的泥潭,房企出现“大鱼吃小鱼”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当然,此次疫情只不过是一个很好的导火索,它的出现加速了房企调整,使部分中小房企被淘汰出局,这种局面出现,从短期看可能存在经济损失之痛,尤其会使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给保民生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会让市场上房子供需出现新的不平衡,给一些购房刚需族带来困难,还有可能推动房价的上涨,让后来购房者承受房价上涨之苦。当然,更多的房企破产,还有可能让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甚至有可能加大金融风险。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房地产生态局面形成,长痛不如短痛,将大量小房企淘汰出局,让风险充分暴露,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中小房企破产,也才能真正让银行机构及全社会认识到,房地产业不是贷款和投资的“保险箱”,同样存在较大的风险,让银行信贷和民众投资更加谨慎,也让政府对房地产业支持保持理性态度。
而且,房企大量破产,还能消除房企相互间无序竞争形成内耗而加大经营成本,并让全国形成房企拳头品牌企业,使得中国房企发展朝着良性方向迈进。而且,房企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社会资金流向实体企业,有利于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实体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对疫期企业复工复产、尽快走出经营低谷提供有效动力,也将对促进中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扭转当前中国经济不利态势起到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有利消除各级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最终终结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消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加速布局新基建、新兴产业业态的支持与发展,不断推动中国数字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产业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达到优化之目的,并真正走上高质量增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