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升级,用信用卡加杠杆买房正被整肃。近日建行、农行、招行、兴业等多家银行密集发声,限制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刷卡。
这是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整治的冰山一角。仅从一线城市看,北京今年处罚42家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等被严查。而“信用卡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支付购房款”等也成了被罚原由。
时间再向前拨一个半月,8月底,北京银保监局披露一则案例,一位持卡人月入3000元却透支百万。信用卡其他乱象也引发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从开卡到用卡,问题不断浮现。有中介称可以协助办15万额度信用卡,手续费5%(申请到一张10万额度的信用卡,需要交5000元手续费),并称“黑户”也可尝试;还有自称银行职员的人在QQ上揽客,称办信用卡送POS机,初始额度10万,可稳定套现提额。不过随后相关银行称,疑为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员工。
一位研究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信用卡的免息期是55天左右,一年365天,只要用两张信用卡倒账,一年共套现八九次就够了,按千分之五手续费计算,年化利率相当于4%-4.5%,低于一些银行贷款利率。如果资金用于投资P2P等收益较高产品,还能赚取息差。这或是自身偿债能力不高,但又想办大额信用卡的消费者的心理。
乱象根源再受拷问。纵观过往案例,银行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对申请人收入核定严重不审慎等也成了很多银行信用卡中心被罚的原因。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不要抱着“额度即正义”的观念,消费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且信用透支仅能用于消费领域,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均属于违规。
银行如何限制违规行为?
对房地产类商户交易实施限额管理
从信用卡资金用途来看,北京银保监局在8月下旬下发的《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中明确,辖内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用卡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业务的资金流向监控,确保个人信用卡透支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个人信用卡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等已不是新规。监管早在2012年《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也不能用于帮助他人或企业贷款等。
近年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加码,很多银行已不支持本行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交易,还有一些银行明确交易限额。今年8月以来,已有建行、农行、兴业、招商、平安、光大等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明确对房地产类商户刷卡的限制,其中涉及购房、中介、租房、物业等多项业务。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5万、10万这样的资金量对标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是杯水车薪,但三四线或更小的城市就不一样了,可能一套两室一厅就几十万,首付10万、20万就够。
银行有哪些措施限制违规行为?董峥称,除了直接降低一些交易类型限额外,所有信用卡若套现,不能够采用最低还款方式,必须在一个账期内全额还款,这些都是从风控角度限制信用卡套现资金流出,加大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