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完全抛弃文旅业务的可能性不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前万达人对奇点商业地产表示。
10月16日,据媒体报道,融创将全盘接手万达文旅集团开发运营业务,这次交易会涉及文旅集团中的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大多数业务领域。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除了宝贝王、酒店管理公司等,其他核心部门未来基本都会清空。也就是说,万达已经决定彻底告别文旅业务。
对于上述传言,今日早间,万达集团在官网发布声明称,网上所传“融创将全部接盘万达文旅”消息失实。
图片来源:万达官网
声明特意强调,万达旗下文旅集团,将作为万达重要产业集团“永续发展”,这表明万达不会摒弃文旅板块,未来将继续开展文旅业务。
此时,距离2017年融创和万达的“世纪大交易”已经过去了十五个月。当时双方约定,文旅项目的品牌、规划内容、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继续由万达把持,融创将连续20年,每年每个项目付5000万元品牌许可费给万达,共计130亿元。
传言称,万达融创本次的交易,包括文旅集团旗下的文旅规划院、文旅项目建设中心、文旅项目公司、主题娱乐公司等主要部门,人员涉及到文旅集团总部核心创作团队以及运营维护团队等。因该笔交易正在进行中,具体交易对价、交割时间及方式仍尚未可知。
对此,奇点商业地产试图与万达和融创求证,但截至发稿,融创相关方面并未作出回复,万达方面则表示一切以官方声明为准。
王健林的“文旅梦”
在经过2017年下半年资金链遭质疑、海外项目融资遇阻、股债双杀之后,以往坚定朝文旅领域发展的万达来了个急转弯,让业内外不少吃瓜群众惊愕。
在当时,万达文旅资产包粗粗略算起来,也高达5400亿。选择“断臂求生”的王健林,一举推翻了依靠文旅地产取代万达广场模式的逻辑,开启了停不下来的“卖卖卖”模式。与融创、富力签署了文旅项目、酒店资产转让协议,仅此一项协议就减债440亿元,回收现金670亿元。
来源:网络
据悉,目前,融创和万达已经交割西双版纳、南昌等8个万达文旅项目,剩余未交割的分别为济南、昆明、海口、青岛、重庆地区的5个万达文旅项目。
对于一直在去地产化,朝轻资产化发展的万达来说,文旅产业的体量大,资金周转和沉淀时间长,出售了大量的文旅业务之后,万达也迎来了可以剥离文旅产业的时机。
对于外界的猜想,万达方面否认。其在公告中表示,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先行者,万达一直看好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今后万达将继续投资文旅产业,旗下文旅集团(含文旅规划、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将继续作为万达的重要产业集团永续发展。
此外,作为业态丰富的综合体,万达文旅城一直以来很受地方政府欢迎,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可享受低价拿地的优惠政策。
AI财经社也爆料称,在万达与融创交换文旅运营权的消息传出后,多个地方政府表示了不满,威协将收回原本承诺的优惠政策。
而这些,都是万达不能“抛弃”文旅业务的原因。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针对当前出现的资产转让现象,往往在资金面收紧的时候,企业类似调整都是符合预期的,若从万达的轻资产运作角度看,这体现了其剥离重资产的导向。
单从买卖的角度来看,万达的资产抄底带给融创的绝不仅仅是地产的未来发展潜力。从文旅产业逻辑来看,是资源及依托资源所构建的文旅体验落地场景加专业文旅人才,万达文旅多年的积累则是最好的资源储备。
卖与不卖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孙宏斌曾指出,融创文旅板块行业有发展,不过需要多一些时间发酵,等把项目做完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文旅板块的公司。
利润增长点首先体现在拿地价格上,融创规模达到 2.31亿平米,总货值3.29 万亿,为未来 2-3年销售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再加上,融创超过 92%的土地储备位于一二线及环一线城市,上半年新增土储的综合成本仅为3620元/平米,这也反映了其土储货值布局合理。
其中接盘万达文旅产业则是拉低地价的关键,以2018年6月份刚刚成交的济南万达城二期土地为例,其中居住用地起始楼面价最高仅为2909元/平方米。
此外,融创最近在文旅领域的动作,也不难看出其“野心”。继8月于海南成立文旅集团后,近日又注资5亿成立了融创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公司。但从股权关系上来看,上述两家公司不存在隶属关系,均为融创地产集团的子公司,且并无任何投资。
来源:融创中国官网
奇点君发现,在融创中国的官网上,文旅集团确实已经成为独立版块,和融创集团、物业集团并列。
有业内人士向奇点君分析称,融创想要把文旅业务做大做强,接手万达文旅团队也不无可能。毕竟,与其连续20年付每个项目5000万元的品牌许可费,不如把整体团队核心买过来。
可从万达的“官宣”来看,愿不愿意卖似乎还是个未知数。
地产行业从增量开发时代进入存量资产管理时代的当下,“文旅地产”正成为一个既有噱头又有看头的概念。对于喜欢“挣快钱”的融创来说,为何看好资金沉淀大、周期长的文旅产业?
严跃进分析,虽然近期确实有很多利空的消息和做法,但是从企业本身来说,实际上还是具备较好的发展机会的,关键就是学会在降温周期中寻找到新的投资策略。从融创当前的转型角度看,具有较好的战略眼光在此类领域积极发力,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但是确实也需要考虑到资金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