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余丰慧:警惕停房贷引发“蝴蝶效应”

  兴业银行暂停房贷事件仍在发酵。最新消息是,2月25日兴业银行证实暂停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贷款。并且刊登了兴业银行公告全文,其中指出:本行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
  
  兴业银行成为停止房贷的“带头大哥”以后,不排除其他商业银行跟进。虽然工行、农行、交行等大型银行停止房贷的传闻被澄清,但是,各家银行收紧房贷特别是取消贷款利率优惠甚至在基准利率上较大幅度上浮确是事实。即便如此,大多数借贷者也很难拿到贷款。即:虽然没有声言停止房贷,但实际操作中以其他理由不发放贷款,其效果等同于全面停贷。
  
  从本质上来说,商业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的内生动力已经荡然无存。从经营角度看,不只是首套房贷款,包括所有个人住房贷款,按照现行基准利率,银行根本不赚钱甚至赔本,哪来的房贷积极性?况且,房地产贷款的市场风险已经越来越大,加上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赖以放贷的稳定性资金来源的存款等面临空前危机,银行岂能将资金投放到动辄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流动性最差的按揭贷款上呢?或许,银行收紧房地产贷款只是开始,未来将会越来越紧,全面停止房地产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大。
  
  房地产资金链条收紧最少已经从四个方面开始了。其一,美国量化宽松退出已经造成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资本资金大举撤离。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必将拉紧房地产资金链条。
  
  其二,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汲取货币超发的教训,央行实行趋紧的货币政策应该在预料之中。从一个现象可以窥视一斑。人民币已经连续贬值5天,传言是央行干预,即央行主导买进美元所为。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央行因为买进美元必将向市场净释放流动性。而为了不使得市场流动性增加,央行已经在2月18日开始启动正回购,目的就是对冲买进美元释放的流动性。足以看出,央行不扩大市场货币投放的决心。
  
  其三,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或明或暗正在收紧。随着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大,特别是杭州楼盘降价传染到全国后,整个房地产泡沫风险暴露愈加突出。最终必将使得国际上常见的银行惜贷情况开始出现,信贷资金通向房地产之路将被堵死。
  
  其四,“影子银行”的信托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助推的巨大风险已经引起各方警觉。监管部门加大对信托行业的监管力度呼声四起。房地产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融资之路将越走越窄。
  
  商业银行要为可能出现的房价下跌和房产泡沫破灭带来的信贷风险做好充足的准备。一组数据是,截至2013年底,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14.61万亿元。2013年近三成贷款投向房地产领域。加上信托等影子银行资金大举进入到房地产领域,带有金融属性的负债性货币信贷资金占到房地产总投资的50%以上是一个保守估计。此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上警示部分银行存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有20家银行涉及房地产类贷款达20.9万亿元,这大概占2013年末银行业贷款余额的33%。
  
  因此,要防止银行停止房贷引发“蝴蝶效应”,进而出现惜贷,最后刺破房地产泡沫,引爆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核实住房、土地等抵押品价值变动,紧盯开发商销售回款情况,督促其及时归还贷款本息。对目前房地产信贷金融风险切不可掉以轻心。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