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昌六条”引发市场震荡 成交降势短期难逆转

  在全面唱衰的大环境下,12月的南昌楼市同样是选择匍匐前进。历经前三季度,乃至9、10月“旺季”后,11、12月的全国房地产企业销售基本进入收尾阶段,部分房企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促使房价下降已基本不可能;另一方面,“昌六条”所传递出“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信号又进一步刺激购房者敏感神经。在市场供求受抑与政策调控层面不松对立的博弈下,12月南昌楼市呈现全面走低的局面。
  
  纵观南昌楼市2013年12月表现,南昌市新建商品房住宅月预售供应量为7707套,供应面积91万㎡。12月新建商品房成交2305套,成交面积23.2万㎡;二手房住宅成交2236套,成交面积18.7万㎡。
  
  新盘犹抱琵琶半遮面
  
  老盘难耐新政推盘慌
  
  由于对“昌六条”的观望态势,不少楼盘将推盘的时间延迟到了12月份。而12月南昌楼市实际开盘数量依然寥寥。
  
  从影响因素来看,11、12月份原是开发商启动年底冲关的时刻,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后的销售旺季,但受“昌六条”的影响,尤其关于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受限的新规,对改善型需求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市场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准备入市的纯新盘暂缓了脚步。不过,12月最后一周供应市场十分给力,4个纯新盘的入市,无疑给寒冬中的南昌楼市增添了一抹暖色。
  
  成交热度骤减
  
  南昌住宅库存惊人
  
  根据大房网数据统计显示,12月份,南昌市新建商品房住房成交2306套,环比减少33.4%;成交面积23.2万㎡,环比减少35.5%。月新增住房供应7707套,供应面积91万㎡,住宅供求比为3.3,供求关系较上月有所好转。
  
  二手房持续稳定发挥
  
  住宅成交平稳
  
  在11月份,南昌二手房市场表现稳定。而步入12月之后,大房网数据统计显示,12月份,南昌楼市二手房住宅共成交2236套,环比上涨6.88%,成交面积18.7万㎡,环比上涨5.7%。相较于11月,6大板块都呈现上涨的态势,其中西湖区成交高达897套,环比上涨20%,荣升二手房住宅成交板块销冠。
  
  “昌六条”引发市场震荡
  
  成交降势短期恐难逆转
  
  开发商在等,购房者在等,业内各路人士也在等!“昌六条”引发了南昌楼市的大规模震荡,开发商纷纷减少楼盘开盘,购房者纷纷持币观望,使得南昌楼市和南昌的天气一起进入了少供应低成交的寒冬。
  
  从时间上来看,12月份作为一年中开发商全年销售业绩冲关的关键时间点,因而12月份的市场成交表现将直接影响到全年的成交走势。而就大房网统计数据来看,显然成交量在12月明显有所滑落,12月全月成交情况已明显低于本年度平均水平。
  
  由此而言,成交的低潮将顺势延续到下月,在南昌楼市当前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开发商也很难将加大楼市供应来刺激成交量的增加。但是,受调控限制影响,楼盘项目虽不至于大幅加价,但小幅上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购房者因“恐跌”的气氛势必会影响入市步伐,在此影响下,2014年1月的南昌楼市继续下滑态势或将无法避免。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