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佳兆业“交2万抵5万”的广告在南充火了以后,南充楼市的跟风效应立即显现,各类交X万抵Y万的广告充斥大街小巷,而且你追我赶,竞相攀比。从最早的2万抵5万,到后来的1万抵10万、5万抵15万……越整越夸张的同时,也越来越不靠谱。
比如前段时间南门坝的某楼盘,优惠10万的广告发得和牛皮癣一样多,但我敢肯定10个拿着广告进售房部的人,9个都要骂着娘出来,因为他们所说的优惠可能是10万日元,优惠后的价格和以前差不了多少。市政新区某项目更加离谱,1万抵10万的“重磅”优惠之后,报出的价格竟然比之前还涨了一截,我们只能认为广告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估计这两个项目的售姐们每天得在心里默念几百遍“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才能鼓足干劲去向购房者们展示我国语言文字艺术的博大精深。她们干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卖房子,而且还需要不断重复一种复杂的逻辑推理:不停地做减法,最后得出的结果保持不变。
当然,在利益面前,没有几个人想得起几荣几耻,更没人记得温总理曾建议血管里要留着什么。可要是甩掉了道德约束,最后却什么利益也没捞到,反而在购房者心中落下个“打假广告”的美名,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讲限度、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搞臭自己的口碑还是小事,对整个行业信用造成影响就罪莫大焉。昨天在出租车上,笔者就亲耳听到司机在电话里说:“啥子交5万抵15万哦,都是豁那些外地人的!现在的KFS奸诈的很。”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南充楼市的整体开发规模已经领先于川内大部分二线城市,并且随着一线开发商的涌入,这种“量”的积累正在逐步转化为“质”的提升。同时,南充楼市也无法回避地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产品形态单一,商业运作过于追求短期效益等等。我们相信,市场会不断有人来破旧立新,这就和凑热闹是一个道理,人围得越多越有人打堆,而当人群逐渐散去,再怎么吆喝都于事无补了。我在想:如果某天出现了“交1万抵50万”这种广告时,那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