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嘉陵建区,至今已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
18年来,嘉陵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100倍;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了10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了12.5倍……
这是一组枯燥的数据,但却见证了嘉陵建区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嘉陵人在负重中爬坡、在奋进中崛起的不凡历程。而今,嘉陵人民正以坚定不移的步伐阔步迈向川东北新兴经济强区。
建山水田园城
提高百姓生活品质
7月2日清晨,伴着飞扬的歌声,火花街道办镇庆寺社区54岁居民党建国和老伴兴致勃勃地跳着健身舞。谈起嘉陵建区以来的变化,党建国感慨地说:“嘉陵18年来的变化,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一座座凸显现代都市气息的城市建筑耸立两旁;一株株挺拔的行道树“站岗”成排;一盏盏靓丽的灯火照亮城市夜色……行走在嘉陵区耀目路上,谈着今日的嘉陵城,党建国夫妇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上街见景,低头拾绿,品味山的悠然、水的柔情,享受诗意的清凉,生活起来硬是巴适。”他们说。
1993年的嘉陵,建区时的城市面积仅为0.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万人。
党建国回忆,那时的嘉陵城街道只有陈寿路至火花中学之间14米宽的混凝土路面,且破烂不堪;无一盏路灯,天黑过路时群众需自带手电筒;无一棵绿化树,更别说园林景观,四周都是田坝。“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平时一身灰”是当时嘉陵城的写照。
“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建设,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嘉陵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提出了城市建设目标。
近年来,该区按照“注重城市的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努力把城市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加快推进宜商宜居宜业的山水田园城市建设”的思路,构筑“山水绕城、城拥山水和园中城、城园一体”的川东北山水田园城市特色。
产业聚集高地
快步迈向新兴工业基地
7月2日上午9时,党建国步入了自己工作的地点——嘉陵工业园区。入园通道处,矗立着一幅令人震撼的“建设川东北新兴工业基地,打造品牌园区”的巨型宣传牌。
往昔,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鸡犬相闻,城乡分明;今朝,这里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日新月异的发展早已刷新了昨天的记忆。
党建国所看所说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还有一种质变是他未看到的。近3年来,嘉陵区累计筹集资金8亿多元投入园区建设,打造工业用地1.2万亩,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嘉陵工业园区从2平方公里拓展到11平方公里。
在招商引资上,该区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行产业链“挑商选资”,短短3年时间,1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内布局着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畅丰车桥、香雪制药、红狮水泥、远急钢构、华晶玻璃等100余户重点工业企业,吸纳了近2万人在园区就业。
1993年,被称为“工业空白区”的嘉陵工业年产值仅为1.8亿元,到2010年,嘉陵工业园区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6户,年工业总产值230亿元,是建区时的127.8倍,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由1993年的29.47%上升到41.63%,工业经济已成为拉动嘉陵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积累财富
用之于民
“2010年,嘉陵区财政收入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而积累这些财富就是要让百姓享福。”嘉陵区委书记李达帆举例说,近3年来,嘉陵区累计投入民生项目资金达9亿多元,让880名特困生得到了帮助;30万人饮水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每年建成近300公里村道公路;15所敬老院实施改扩建;城市和农村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据了解,嘉陵全区社会消费品零销额快速增长,社会消费总额由建区时的1.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78亿元,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7.4%。
18年的发展轨迹,记录着嘉陵区千家万户和无数百姓的生活印记,站在新一轮发展起点的嘉陵人,对创造幸福生活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