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绿树掩映的青山,平坦的村道公路犹如一条丝带,串联起散落于山野中漂亮的农家大院以及望不到边际的果树种植区……一幅“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造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新农村”的祥和画卷,在嘉陵区大凤垭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徐徐展开。
2009年12月,嘉陵区大凤垭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被确定为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示范片规划面积约64平方公里,覆盖大通镇、文峰镇、大观乡、一立镇、木老乡、火花街道办等6个乡镇(街道办),涉及群众8231户、2.72万人。
该示范片以打造“全国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四川绿色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南充市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旅游观光胜地”为目标,促进基础设施大变样、主导产业大发展、人居环境大改善,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集聚点、农业产业化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村里有了一环路
过去到嘉陵区大通场镇赶集做买卖,大沟头村的村民得花1个多小时,肩挑背扛着农副产品走田坎路。然而,3个月前,挖掘机却“撬”开了村里人与外界联系的致富之路。
准备粉刷自家农房的陈世春,忙着卸下从镇上运回来的装饰材料。“现在有了‘一环路’,从家门口到大通场只要10分钟,确实方便。”谈起村里刚修好的“一环路”,陈世春乐得合不拢嘴,他告诉笔者,明年开春打算买辆三轮摩托车跑运输,多攒点钱给儿子讨媳妇。
产业致富你我他
冬日的阳光洒落在刚耕作过的土地上,已经扎根于土壤里的一株株果树苗,沿着沟谷整齐地铺向天际处——这里是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800亩优质柠檬种植区。
在嘉陵区大凤垭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按照“大户带小户”的运作方式,先后培育出龙兴、橙缘、锦凤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5个,带动7000余户农户致富,建成连片优质柑橘产业基地20000亩,建成大棚蔬菜500亩,建成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
乡下人过上“城市生活”
“没想到活了半辈子也能住上小洋楼!”站在即将完工的自家楼房前,46岁的何凤慧笑着说,等到过春节就和儿女搬进新家。
在大通镇大沟头村居民集中安置点,统一规划设计的独栋两层居民楼一字排开。“这是村民们从6种经济、实用的民居户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大沟头村党支部书记任思俊说,“村民住别墅,喝自来水,烧沼气,吃有机蔬菜,过的是城市生活。”
有事去公共服务中心
“以前有事急得打转转,现在有事就去服务站。”自从大沟头村的村两委活动室的综治调解中心建起后,来办事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只要镇上不开会,我都在活动室,这里就像是一个窗口。” 任思俊说。
“过去是隔几天赶一次场,一次买够好几天吃的和用的。现在随时都能在农家超市买到需要的东西。”正在嘉陵区文峰镇渭钟沱村农家购物中心挑选商品的村民张秀华,对“逛超市”这一农村生活新时尚感到很满意,“没想到不出村就能买到各种货真价实的生活用品和农用物资,简直和城里人逛超市差不多。”
在嘉陵区一立镇西城沟村卫生站,78岁的覃国贵老人拿着感冒药,脸上露出微笑,“以前村里没有卫生站,一点小病都要到镇上的医院排队挂号,既耽搁时间,又不方便,现在几分钟就搞定,方便又省钱。”
新农村建到哪里,公共服务就配套到哪里。
随着嘉陵区大凤垭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纵深发展,村级公共服务配套也紧锣密鼓地跟进,村两委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卫生站、农家书屋……犹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方便、周到的“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