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5时,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宋泽勇终于松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今天生意不错,来了38位客人,毛收入900多元。”宋泽勇的老婆一边数钱,一边高兴地说。
宋泽勇是南部县升水镇临江坪村人,3年前,宋泽勇开起了“渔家乐”,如今他的“渔家乐”每月收入1万多元。同宋泽勇一样,近年来,临江坪村150多户村民全部开起了“渔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昔日贫瘠的村庄,如今变成了旅游新村。
因为地势偏僻,又处于升钟水库淹没区,2005年以前,升钟库区10万老百姓一直过着贫困的日子,村民看病、学生上学都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
为了建设新农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2005年,四川省、南充市和南部县对升钟库区进行扶贫攻坚。通过3年扶贫开发,升钟库区行路、用水、用电、上学、就医、增收“六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升钟湖畔老百姓住上了小洋楼,吃上了自来水,水泥公路通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随着升钟湖旅游的升温,升钟湖畔随处可见操着普通话、粤语,甚至是英语,穿着时尚的游客或游览或垂钓。一湖升钟水碧波荡漾,青山叠翠,一幅幅新农村和谐画卷徐徐展开。
“老公,等新房子修好了,我们也买张席梦思大床。”在西充县凤鸣镇佛归寺村农民集中居住点修建现场,看着快要封顶的新房子,李秀碧一脸兴奋,她同老公商量着该如何来布置新居。“以前我们睡的是木架架床,床上铺的是稻草,又不舒服又爱长虫子,现在我们住的是小别墅了,也要感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李秀碧说,年底,村里有50户村民搬进集中居住点的新房子。
汽车在国道212线疾驶,车窗外,焕然一新的民房,一个挨一个的农业产业园生机勃勃。据了解,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正按照“一园、九片、五带”总体规划布局,全市共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38个,涉及农户1000余户,年底前,南部、西充、营山、仪陇等4个集中居住点的250户农民年底将入住新居。结合全市特色产业工程建设,突出整村连片推进,推行种养结合的“猪-沼-菜(粮、果)”循环发展模式,引导各个示范片突出培育发展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力争三年后主导产业占示范片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昨日,记者来到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等几个新村示范片,这几个村刚好位于南充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记者看到,在正在铺建的水泥路旁边,成片的“连体别墅”已具雏形。一位老汉给记者算了笔账,即便是他们自己单独建房花费也在十多万元。但是如果建在示范片新村里面,国家会免费提供设计图,建出来的房子就是名副其实的别墅,豪华大气。这位老汉笑着说,“在示范片新村里面,国家会统一修文化站、卫生站、便民超市这些公共设施,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小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