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又很无奈地做了一回“南通”。11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垃圾回收出新招,饮料瓶变话费》的新闻报道。这则报道配有记者采访西华师大大学生的镜头和同期声。但这件明明发生在南充的新闻,央视在屏幕的左下角,竟然用蓝色黑体打出字幕:“四川南通”。
央视“摆乌龙”,且“错”到了南充人头上,南充网友纷纷跟帖表示强烈关注。在短短两三天内,此话题的帖子就受到数千网友的点击。
不过,对于众多南充人来说,无奈地成为“南通人”,远不是头一遭了!
一字差千里 南充频频被误读
南充、南通,正好应了一句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个地处四川盆地,一个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相隔近2000公里。然而,由于地名相近,两地之间却经常闹出些“笑话”。
早在1988年,中国发生了一次百年难遇的大洪灾。灾情过后,当时南充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南充棉纺织厂,向灾区捐献了价值达10万元人民币的衬衣(在那个年代,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赈灾名单中,南充棉纺织厂却变成了“南通”棉纺织厂。
时光荏苒,上世纪90年代在南充举行的一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中,主持人柯蓝再一次当着无数南充观众的面,把南充读成了“南通”。演出活动是由南充企业赞助,门票是由南充观众买单,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是“充”、“通”不分,南充人的确很无奈。
另据成都《天府早报》报道,在2003年,因为售票人员将南充当成了“南通”,还使得一位儿子没能为父亲送终,留下了终身遗憾。当时在北京工作的李茂林突然接到南充老家的电话,得知父亲过世。悲痛欲绝的他连夜通过民航售票热线预订了到四川南充的飞机票。可是,从售票员手中接过飞机票时,李茂林傻了眼,机票上标明该航班是从北京飞往江苏南通的。等李茂林到家时,父亲已经下了葬。
听着这样的“笑话”,恐怕每一个南充人都笑不出来。
南充人很郁闷 “受伤”的为何总是我?
南充人很郁闷:不知为何“受伤”的总是我!在百度里输入“南充 南通”的文字,搜索结果里全是南充被误读成“南通”的事例以及南充人忿忿不平的话语。
要说地名相近、容易混淆也就罢了,可为何人们总是把南充当“南通”,却从没有反过来认为的。看来,还是南充自己的名气不够响亮的缘故。
1988年水灾之后,南充棉纺织厂5000多名职工,向洪灾受灾群众捐助价值10万元的衬衣,这件事在当时的南充,无疑堪称大手笔。但是在南充以外的城市的老百姓眼中,南充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贫困地区,在当时的国情下一下子捐出10万元的物品,多少有些不可能。而南通位于富饶的江苏,经济显然发达得多。因此记者把“南充”写成“南通”,编辑也就没再追问,觉得理所当然。其实,我们不妨大胆假设,要是记者写对了,没准编辑还要核实一下。
如果当国人哪一天也喝着南充的酒,用着南充工业产品,炒着南充的股票时,那他们还会不知道南充吗?
小地方出大名 更需挖掘唯一性
为什么没有人把宜宾当成宜昌,这是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或排他性的特征。人们一提起宜宾,就会一下子联想到五粮液,名酒之都早已扬名立万,五粮液是宜宾的一个特别的标志,二者已然密不可分了。这正如人们一提到宜昌,就会联想到长江三峡,想到三峡电站一样。
还有“大阪城的姑娘”、“外婆的澎湖湾”,这些小地方仅仅因为一首歌曲就闻名于世,让人们想不知道也难。特别是当年刀郎的旋律火遍中国时,几乎就是为新疆做了一次超大规模的免费广告。“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让许多人不明白新疆的汽车怎么开那么高,结果到最后,绰号叫“八楼”的新疆昆仑宾馆变得家喻户晓。如果,南充也能出一位刀郎,同样不愁不出名。
还有江西婺源,几年前许多人连“婺”字的发音都搞不清楚,可如今随着 “中国最美丽乡村”的名头日渐响亮,这里已然成为无数人的“梦里老家”。婺源出名的经历,精彩地诠释了城市营销中的“唯一性”。婺源没有南充这般灿若星河的嘉陵江文化、丝绸文化、将帅文化、古城文化,它只是抓住其乡村文化的精髓并大力发掘就在短时间内崛起。
小地方出大名,更需要挖掘出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的元素来。南充想出名,恐怕首先自己要弄清楚我们要靠什么出名,是千里嘉陵的秀美风光还是千年绸都的文化积淀,抑或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