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买低楼层的住房,却被告知低楼层已经卖光,只有高楼层,无奈购买顶层之后,却发现开发商又在销售低楼层。昨(19)日上午,市民刘先生打进本报热线,称自己在嘉陵区某小区楼盘遇到这样的尴尬事。
消费者:开发商惜售购房者无奈
19日上午,嘉陵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在某小区楼盘准备购买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由于中间楼层已经“卖光”,他只好选择了顶楼。可就在他购买几个月后,却发现售房部在销售中间楼层。他马上找到售房部,却被告知这是以前顾客预订的,后来退房了,他们只是帮忙出售。刘先生说,这是不是开发商故意留着待价而沽,还是有人预订后退房,消费者不得而知。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购房者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律师:捂盘惜售证据很难掌握
昨日上午,记者就刘先生遇到的问题咨询了皓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周伟。“是否捂盘惜售,还是有人预订后又退房,确实不好界定。”周伟告诉记者,如果真的是捂盘惜售,相关部门查实后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但这需要掌握相关的证据,而普通消费者一般是很难掌握这样的证据。开发商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可将房子对外销售。但有的开发商却将好的楼层、楼盘标注已经出售,制造房子热销的假象,误导消费者。
一般来讲,房子销售出去,开发商和购房者要到房管局实行预告登记,但若购房者不要求,或开发商不履行预告登记,那么房管部门也无从查起。而实际上,消费者心目中的好楼层并没有开始销售。
周伟说,如果开发商在正常范围内调整销售进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无可厚非。但若是利用虚假交易信息误导购房者,如谎称房子已经卖完等以哄抬价格,就构成了商业欺诈,监管部门就应该严肃处理。
房管局:处罚遭遇法律空白
市房管局信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确实存在惜售的情况,但却不好监管。楼盘实行网上销售登记备案后,确实能看到哪些楼层已经销售,哪些楼层还未销售,但至于为何没销售出去,并不知道原因。
目前没有任何政策、文件、法律界定,哪些销售行为应被视作“捂盘惜售”。很多房地产商认为,只要在预售许可证规定的时间内开盘,减少推盘量,调节销售进度,都是根据市场采取的营销手段。因此,面对开发商推出的各种营销手段,购房者应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