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嘉陵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50倍;16年,嘉陵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了10倍;16年,嘉陵工业经济总产值增长68倍;16年,嘉陵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10倍……
一组组数据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见证了嘉陵1993年建区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嘉陵崛起的不凡历程。
山水园林城,美不胜收
9月26日清晨,伴着飞扬的歌声,塘殿堰社区的余伯平老人和老伴兴致勃勃地跳着健身舞。谈起嘉陵建区以来的变化,余伯平老人感慨地说:“说嘉陵的变化,三天三夜都摆不完!”
近年来,该区以建设 “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城市和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为总体目标,按照“拓展新区,扩大规模;改造旧城,完善设施;调整布局,承载产业”的思路,以“六纵、六横”(六纵即滨江大道、南干道、长城路、都尉路——维康大道、嘉南路、明高路——于陛路;六横即耀目路、南荣路、长兴路、茶盘路、鑫福来路、春江路)为主体框架,瞄准“南拓、西进、东延、北接”的发展方向,用新的规划思想指导城市景观设计、环境设计,构筑“山水绕城、城拥山水和园中城、城园一体”的川东北山水园林城市。
与建区时相比,嘉陵的城市面积从当初“半边农民街”的0.2平方公里扩展到了现在的1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增长了50倍;城市街道由一条街发展到今天的63条城市主干道;公共绿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3%,呈现出江、城、山、水和谐共融的崭新面貌。
新兴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嘉陵工业园区当保洁员的余伯平,邀请笔者到他上班的地方去参观,跟随热情老人,笔者踏访了嘉陵工业园区。“我家以前的老房子就在现在的工业园里,房子拆了,修建了厂房。政府给我们修了漂亮宽敞的还房。”看着逐步扩大的工业园区,余伯平说,“工业园的发展使我们告别了种地为生的生活,我和女儿都在园区当上了工人。”
余伯平看到的变化是一种量变,还有一种质变正在悄然发生。迄今为止,嘉陵区已累计筹集资金5亿多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化、产业集聚化、集聚效益化”,依托龙头企业配套招商,带动关联产业迅速崛起,延伸产业链条。
1993年,被称为“工业空白区”的嘉陵工业年产值仅为1.8亿元,到2008年,嘉陵已拥了建成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58户,年工业总产值125亿元,是建区时的68.4倍,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由1993年的26.5%上升到42.1%,工业已成为拉动嘉陵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提高幸福指数,百姓开心
“2006年,我家搬进了塘殿堰还房小区,新家不但房子又大又漂亮,生活也很便利,住起来心里真舒坦!”提起现在的新家,余伯平特别开心,下班后一定要带笔者去他新家看看。
走进家里,三室一厅一卫的房子宽敞明亮,家里彩电、空调、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
余伯平拿出家里相册给笔者介绍说:“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我和老伴年每年都还要出去旅游。今年还打算去北京看阅兵呢!”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已化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寻常生活。
据了解,嘉陵全区社会消费品零销额快速增长,社会消费总额由建区的1.0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98亿元,增长了11.5倍,年均增长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