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南充城“长大”了、变美了。对于年过六旬的“老南充”,以及众多的“小南充”和“新南充”来说,南充城60年来的变化总是让人欣喜。
9月23日,记者从市规划办获得的一组数据,令人震撼:1949年,南充市城市人口仅有5万,建成区面积仅1.6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南充市城市人口已达86万,建成区面积为64平方公里。也就是说,60年里,南充城“长大”了39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充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城市规划引导下有序发展的历史。从1951年,时任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同志主持编制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到现在,南充市已经完成了6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如今,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在进行,“总规”大纲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委员评审。
每次总体规划编制,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极大地推进了城市的发展。
南充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始于1951年,胡耀邦同志亲自主持编制了新中国第一张南充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现在的五星花园和人民花园,人民南、北、中路,涪江路、模范街,都是在此次规划中确定下来的。
1959年,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上个世纪50年代的川中石油有“第二个克拉玛依油田”之称,南充市位于川中油田的中心,为适应川中石油发展的需要,编制了南充“石油城”的规划,规划方案中提出了50万人的石油城计划,达成铁路线形走向在这次“总规”中就已确定下来。后来随着“石油城”计划的落空,该规划未得到实施。
1979年,我市进行了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首次将原南充市(现顺庆区)和原南充县(现高坪区)纳入城区进行整体修编。1988年,我市又进行了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性质确定为川北的中心城市,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丝棉纺织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城市规模为2000年人口达到25万人,建设用地达到20.57平方公里。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之后,广安被划出南充。我市进行了第五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性质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发展轻工化工和商贸为主的川北中心城市,确定了“一个中心(顺庆区)、两个副中心(高坪区、嘉陵区)”的布局结构。城市规模为2010年规划人口70万人,建设用地62.5平方公里。
我市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于2001年编制,2004年7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5年多来,我市围绕“把南充建设成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极富文化底蕴和自然环境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城市面貌显著变化,集聚、辐射、带动和示范功能日益增强,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大为改善。一方面,随着市政府的整体北迁,绕城高速公路、滨江大道、江东大道、上中坝大桥等相继建成,“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的城市建设思路得到充分的体现,拓展了城市空间,增大了城市容量;另一方面,城市功能分区日趋完善,基本形成构架完整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区、教育园区等城市功能区。
2005年,南充迈入全国大城市行列;2006年和2008年南充分别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底,我市建成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70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0.1%。
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第七次修编。据预测,2020年南充中心城区人口将增加到115万人,城市总用地达到115平方公里。新的历史时期的南充市,定位于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中国西部新兴能源、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山水、人文、生态交融的和谐宜居城市。顺庆旧城区、江东片区、嘉陵主城区共同构建强大的“拥江主城区”;随后构建产业新城和北部新城,与“拥江主城”共同形成“三城同构”的紧凑城市,形成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卫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四中心两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