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20日,胡耀邦告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18兵团,驱车前来南充上任,当晚,即与川北区党委常委们见面。
此前,胡耀邦的身份为18兵团政治部主任。4个月前的1949年10月30日,南下干部在山西临汾誓师,胡耀邦代表兵团讲话,要求大家到地方后,要配合地方工作的同志,建立和保卫新生政权,建设新四川。
奉命到地方工作,对胡耀邦来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早在1949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就电告以贺龙为首的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同意组建川北党的临时工委,以胡耀邦同志为书记,赵林同志为副书记。
胡耀邦的上任,使川北区登上了新中国的历史舞台。南充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宏建在为《中国共产党川北区历史》一书作题为“川北的光荣”序中评价:中共川北区历史既是一部除旧布新、业绩卓著的辉煌历史,又是一幅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生动画面。
南充一度扮演省城角色
1950年2月21日至24日,中共川北临时工委召开县以上干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川北区初期工作纲要》。在此次会议上,胡耀邦宣布中共川北区委员会、川北区人民行政公署、人民解放军川北军区成立。胡耀邦任川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和川北军区第一政委。
当年,川北行署是相当于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而川北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均设在南充。
据《中国共产党川北区历史》记载,川北区下设1个直辖市级机构、4个地级机构、35个县级机构及2个中心县委。
据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人员介绍,1950年2月8日,经西南局批准,成立中共南充地委、南充专署。机关设在岳池县城。
当时的南充专署辖南充、西充、南部、岳池、武胜、营山、蓬安、仪陇8个县委、县政府。
川北区党政军机关设于南充,与解放初四川省的省情相关,更与南充的历史地位相关。
秦末,刘邦打败项羽当上皇帝后,感念纪信的功劳,于公元前203年于纪信家乡置安汉县。公元598年,安汉县改南充县。唐、宋时南充置果州,元置顺庆路,明清置顺庆府。民国初年设嘉陵道、东川道,后又改设行政督察区。
1949年1月,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江北广大地区相继获得解放,蒋介石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拼命作最后挣扎的蒋介石坐镇重庆,严令各部固守川东、川北和川南。当年7月18日,我第二野战军吹响进军大西南的号角。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辖川、滇、黔、康及西藏。
四川地域辽阔,解放初期为完成新区艰巨复杂的社会变革任务,中共中央决定将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省级行政区和重庆直辖市。
川北行署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下行使职权,实行委员会制度。当时,行署委员会正、副主任及委员的任命,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直接提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转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胡耀邦坐镇南充治理川北
川北区地理环境多系丘陵和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加上周期性的自然灾害,解放初,这片土地满目疮痍,百业凋敝。
据史料记载,1949年川北区的农业产量不及抗日战争前的80%,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加上手工业也仅占15%左右。
1950年1月23日,通江县解放,至此,川北全境解放。但国民党溃败时布置潜伏下来的大量特务,以及当地的土匪、反动会道门等反动势力,蠢蠢欲动,伺机反扑,形势十分严峻。
以胡耀邦为书记和主任的川北区党委、行署成立后,按照工作部署,各地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陆续开始行政接管工作。5万人以上城市人口的南充、遂宁成立了军管会,实行军事管制。其他城市成立接管委员会,负责接管城镇,由城镇再向乡村发展。到1950年2月底,接管工作结束。
川北区党委、行署成立后,首脑机关均设在南充市。
1950年2月17日,解放军61军组建川北军区,受西南军区和川北区党委双重领导。辖南充、遂宁、达县、剑阁4个军分区。
胡耀邦坐镇南充,在完成各级政权接管任务和完成区级政权建设后,领导全区人民相继开展了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村人民政权、征粮剿匪安定社会秩序、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禁绝鸦片烟毒等运动。全区共设2133个乡、16674个村公所;1950年11月底全面完成全年征粮任务;到1950年6月底,全区歼匪4.95万人,政治瓦解匪特2.48万人;全区农民协会在减租退押清匪反霸中得以健全,会员发展到400万人;全区有4万多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到1952年4月,基本肃清全区反革命残余势力;集中戒烟瘾者16742人,脱瘾者16500人。
全力撬动经济发展杠杆
1950年10月23日至11月6日,川北区首次各县市工商界代表会议在南充市职中礼堂召开。在此次会上,胡耀邦作“消除顾虑 增强信心 为恢复与发展川北工商业而奋斗”的报告。
“胡耀邦当时对恢复全区工商业的思路十分清晰,并明确提出,党的政策是保护、扶持工商业。”原川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政治协商会委员蒋恒一回忆说,当年胡耀邦上任不久就与工商界人士座谈,要大家消除思想顾虑,搞好经营,努力恢复生产。
此次会议,激发了全区工商业户生产、经营的热情。国营公司先后收购大量的农村土特产品,组织城市工业品下乡,不仅缩小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价,而且活跃了市场。到1952年,全区合作社发展到732个,社员达125万余人,吸收股金225亿元,起到了国营经济的助手作用。
当年,川北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农具改良、肥料生产及水电厂建设。两年多时间里,全区厂矿基本建设投资570余亿元,相继恢复和扩建广元煤矿等7个企业,新建嘉陵火柴厂等27个企业,扶植私营企业16个,并在28个县市建立了电厂。1951年,全区的煤产量较上年增长4%,铁产量增长9%,生产出的批量A级丝打破了历史纪录。
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是川北区当时又一项规模运动,全区农民积极参加,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全区17200余农户参加了竞赛,人数在700万以上。竞赛结果,1952年全区稻谷较上年增产一成以上,互助组平均增产二成左右。
川北区奠定南充城市框架
1952年7月21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转告中央电示,四川四个区合并为四川一个省,以李井泉为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8月18日,李井泉要求川北区做好结束工作,立即组织留守处。
当年9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决定,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区,正式恢复四川省建制。也在当天,四个行政区行政公署移交工作基本完成。至此,川北区完成历史使命并载入历史。
今天,当人们徜徉在市区五星花园一带,在为从此伸出的五条主要大道的南充城市街道骨架感到惊叹时,更应为当年川北区对南充城市建设及规划所作出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感到佩服。
南充刚解放时,旧城建成区面积仅1.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万。城区仅有60余条街、30余道巷。整座城市主要街道由三纵三横相互交织呈网络格状分布,城区道路大坑小凼,没有排水体系。这些情况,胡耀邦都看在眼里。1950年9月,为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的“南充市建设委员会”成立,胡耀邦亲自到会祝贺。随后,“依托城市,向城北城西紧凑发展,使旧城区和新城区浑然一体”的规划面世,在胡耀邦的亲自过问关心下,“南充市城市规划图”、“南充市道路计划图”随之出台。
我市资深城建人士认为,这两张图是南充市首次城市规划蓝图,并奠定了南充城市布局和街道骨架的基础。
如今,市区人民南路、人民中路、人民北路以及人民南路与人民中路之间的交通转盘五星花园,人民中路与人民北路之间的交通转盘人民花园,就是当年规划建设的结果。
1950年,南充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参加整修旧城道路的义务劳动,先后完成了禹王后街、果山街、二府街、奎星街的石灰三合土路面,以及公园路、学院街、金泉街、文峰街、西湖街的黄泥灌浆碎石路面建设。
川北区的建立并设首脑机关于南充,为南充奠定了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为南充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