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发展,十年沧桑巨变。
过去十年,南充乘势而上、笃定前行,以“绿色”为底色、以“实干”为笔锋、以“民生”为注解,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城市修复、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努力用工匠精神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用绣花功夫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多项民生工程以及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0年来,南充紧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谋划实施标美道路、城市会客厅、城市配套等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南充城市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完成了从老旧城区到大美南充的华丽转身。
大城格局加速形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底的101平方公里拓展到1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2012年底的9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56万人,全市城镇化率由2012年底的37.7%突破至2021年底的51.2%。
大城气质愈发凸显,全市城市道路长度达1872.47公里,川东北金融中心、滨江大道、“1227”特色商业街区、北湖公园等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靓丽呈现。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连续两年关注报道南充城市夜景,南充入选“2019中国百强品牌城市榜”,跻身“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全国三线城市行列。
宜居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30.51万套、2800多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7.67万户、263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320部,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99.34%、98.68%,分别比2012年提高2.35个、2.3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7平方米,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综合水平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3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南充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务院12个棚改激励表彰名单的城市,2021年成功上榜中国“十大舒适之城”。
10年来,南充大力治顽疾、补短板、强弱项,“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市环境不断优化。
全市建成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16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2.96万吨/日,新改建各类污水管网393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5.3%,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达100%。
完成黄金江岸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印象嘉陵江”上中坝湿地保护工程、缤纷水岸湿地公园项目等一大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成区占比增至29.93%,城市内涝治理、城市生态及水体修复初见成效,荣获“2021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和“中国绿色影响力典范”等称号,被评为“第三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10年来,南充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村镇建设等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大幅提升,处处呈现出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喜人景象。
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土坯房分类改造整治,完成4类重点人群农村危房改造36万户、改造农村土坯房27万户,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场镇燃气普及率达到80%,让更多农民群众实现了“安居梦”。
成功培育创建全国重点镇1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8个,南部县建兴镇等4个建制镇成功争创全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创建数量列全省第1位。
10年来,南充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加快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南充建造”品牌在创新发展中迎来腾飞蝶变。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建筑企业4521家,其中总承包企业694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9家、30亿元以上企业2家。
中心城区建设并销售商品房3516万平方米,从2012年272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418万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604亿元、增长近3倍,全省排位常年保持在“一方阵”。
创新发展风正劲,千帆竞发势如虹。
非凡十年,南充住建事业活力四射,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折射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生动诠释了住建领域“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下一步,南充将以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为主线,着重打造宜居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把城市规模做大、形象做美、功能做优、实力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