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虽然当天飘着纷纷细雨,但在南充一些景区景点,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市本地游、近郊游等旅游方式受青睐。据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监测和统计,国庆黄金周我市接待游客235.7万人次,带动实现旅游收入11.26亿元。
民俗节目欢乐上演 国庆长假有滋有味
10月1日,记者在阆中古城景区看到,国旗迎风飘扬,一眼望去,古城里一片“中国红”,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熙熙攘攘的游客漫步在古城各街巷、景点。古城内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以及张飞庙、张飞墓冢、贡院、华光楼等景点,不仅让游客大饱眼福,更让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古城文化、三国文化。
为让游客在阆中度过一个有滋有味的假期,国庆长假期间,民俗节目欢乐上演。在阆中古城景区,张飞巡城、川北婚俗、道台审案、状元巡游、提灯会等演艺类活动精彩纷呈,让游客在这里享受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大餐。特别是道台审案文化大戏上演时,只见身着清代官服的“官员”推开道台衙门大门,仪仗队伍整齐排队,“官兵”与“衙役护卫”两边开道,在一阵阵“威武”声中,道台审案开始,引得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精彩瞬间;张飞巡城更是扯人眼球,威风凛凛的“张飞”手握丈八蛇矛坐在汉代马车上,其随从扮演者们戴着面具,穿着传统服饰,手持兵器,跳起巴象鼓舞,在古城大街上巡游,阵阵战鼓声仿佛将游客和市民们带回了三国时代……
不仅仅是阆中,今年国庆长假,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客家文化、“三乡”文化共同构成多彩斑斓的壮丽画卷。假期里,在仪陇朱德故里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在蓬安县,游客们或游览周子古镇,探访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感受千年文化积淀;或乘游船顺江而行,看嘉陵江两岸山水田园风光;或观看生态奇观“百牛渡江”……
根据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监测和统计,今年国庆长假,虽受后期降雨降温影响,但全市旅游市场仍然接待游客23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6亿元。
乡村旅游亮点纷呈 “轻旅游”“微度假”受青睐
除各大景区景点开展经典的文旅活动外,国庆长假期间,市民和游客在乡村也度过了一个精彩的假期。
10月1日上午,“来凤仪湾,换个高度看世界”主题活动在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开启,活动以“热气球嘉年华”为主线,串联动力伞、水上瑜伽、水上飞人、浆板巡游、浆板闯关、舞台演出(锅庄舞)等节目,以及卵石彩绘、竹编艺术,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丰盛的文艺大餐和多彩的节日体验。
“热气球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浪漫,带有惊险刺激和愉悦新奇的感觉,在碧蓝的天空中,以独一无二的视角,俯瞰湿地万物,体验不一样的速度与激情。”一些游客说,考虑到疫情等原因,就近游
国庆长假期间,阆中凤舞天宫旅游度假区舞龙、舞狮、快板等民俗表演让广大市民、游客在活动中汲取文化精髓,丰富精神生活;西充县文广旅局推出的品味西充美食、“心中的民宿”等活动,不仅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体验,也提高了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到乡村旅游魅力。此外,西充张澜故里、仪陇安溪潮村、营山千坵村、蓬安红豆村等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在国庆长假期间也深受游客喜爱。
记者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今年国庆长假受疫情影响,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受到游客青睐,群众出游以本地游为主,大量本地游客就近感受民俗风情、体验户外运动、享受采摘乐趣,带动文旅消费,我市一些古镇、乡村、景区等纷纷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和打卡。
严格疫情防控 游客放心出游
国庆长假第二天,记者在仪陇朱德故里景区看到,游客络绎不绝。每名游客进入景区时,工作人员都严格执行佩戴口罩必查、健康码必查、行程卡(风险城市旅居史)必查、扫场所码必查“四必查”措施,并为每一名游客现场测量体温。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一名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市各地提前谋划、精心部署,针对疫情防控和游客需求,一方面严格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引导游客做好扫码亮码验码、测温和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一方面全面排查文旅市场安全隐患,突出消防安全、防汛安全、食品安全、旅游包车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抓好旅游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玻璃栈道等安全检查。各级文旅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假日值班协调联动机制,实时掌握假日市场动态并及时进行调度。
为给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假日环境,国庆长假期间,全市文旅系统还加大宣传力度,及时采集发布假日节庆活动、产品推广、市场运行、市场监督等假日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