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洒在高坪区广袤乡村,放眼望去,一片生机。沿中法农业科技园产业环线一路前行,沿途都是蓬勃兴旺的产业带,一眼望不到边:蔬菜基地里,随处可见菜农忙碌的身影;山间田野,桃花、梨花、李花竞相绽放,引得游客络绎不绝……一副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在春日的田野上铺展开来。
青莲街道白山沟村产村融合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高坪区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主线,立足农业农村资源,聚焦放大优势产业,着力壮大产业集群,实现富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发展壮大六大产业,打造三条产业环线,实现点、线、面、带全覆盖链接
“当前要施足春肥催芽,施治开园药防虫……”近日,在会龙镇老场桠村的蚕桑示范基地,一排排新栽的桑树苗绿意浓浓,农技员正向蚕桑基地负责人讲解桑树春管技巧。
“做好桑园春管,对树型养成、延长盛产年限、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蚕桑基地负责人杨泽武介绍。“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扩建了近千亩桑园,总面积达到5000余亩。”杨泽武对发展蚕桑产业信心十足。
蚕桑产业是高坪区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会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了“桑、蚕、茧、丝”“产、加、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该镇还计划依托桑园和标准化蚕房,延长蚕桑产业链条,促进蚕桑产业从生产经营型向文化旅游型发展。
在青居镇的蔬菜基地里,各种应季蔬菜迎来了丰收。
走进青居镇明光村萝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萝卜缨色泽翠绿。菜农们手脚麻利地从沙地里拔出萝卜,打包装袋。不远处,停放着许多运输车辆,等待装车外运。
据了解,明光村大力发展以萝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是高坪区的菜篮子保供基地。目前,该村萝卜种植基地面积达1400亩。
近年来,高坪区坚持以现代农业、精细农业、智慧农业为方向,发展壮大粮油、生猪、蔬菜、柑橘、花椒、蚕桑六大产业。打造了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橘旅游产业带、螺溪河流域蔬菜特色养殖生态康养产业带、中法农业科技园沿线特色观光产业带三条产业环线,连片发展柑橘、花椒、蔬菜等优势产业,覆盖168个行政村。同时,重点园区与辐射区域相依托,高坪农业产业逐步实现点、线、面、带全覆盖链接。
高坪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完成粮食播面55万亩、总产21.13万吨;蔬菜种植35.3万亩、总产48.4万吨;生猪累计出栏45.8万头,现存栏生猪40.8万头;柑橘种植面积25万亩,总产20万吨;花椒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4.6万吨;蚕桑种植面积1万亩,年出茧1200吨。
产业有了规模,土地也变得金贵起来。采取转包、租赁、股份合作、转换等多种形式,去年全区流转土地10万多亩,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花果山”“聚宝盆”,土地利用价值得到更大提升。
科技引领提质增效
以集约化、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等为特点,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范儿”十足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响品牌,高坪区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笔者走进金城山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放眼望去,成片的水稻田、菜田整齐划一,劳作的村民、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不远处,四五台挖掘机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便于后期进行水稻育苗与机械化耕种。
2021年,该区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全区高标准农田比例达68.91%。今年,该区将继续按照整体规划、整村整乡推进、集中成片打造的思路,预计共投入45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近两万亩,全面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在阙家镇鲜江村温氏循环农业基地,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养猪场圈舍内安装有自动饮水、自动控料、温控系统等设施,柑橘产业园里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生物防虫等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高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范儿”十足,以集约化、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等为特点的现代农业风采逐步展现。
去年以来,高坪区按照“因地制宜、龙头引领、科技赋能”的思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巩固提升花椒基地1万亩、柑橘基地2万亩;建成农产品初加工基地15个、精深加工基地12个;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个。建成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特色现代农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今年,我们将按照‘三带’拓展(嘉陵江流域柑橘+猪产业带、螺溪河流域晚熟柑橘+猪产业带、金城山脉花椒+猪产业带三条产业带)、‘多园’引领(争创省、市、区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三区’协同(生产加工区、交易物流区、休闲旅游区)的总体布局,聚焦晚熟柑橘、青花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整合各部门农业项目,高起点做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规划。”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将围绕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五个方面,重点推进设施装备、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具体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长江上游晚熟柑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渝“麻辣经济走廊”优质青花椒核心示范区、丘陵地区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先导区。
农旅融合双促进
2021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28万人次,旅游收入26.4亿元
时下的高坪乡村,青山如黛、百花争艳……处处好山好水好风光。
在擦耳镇四面山村,5000余亩桃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每天吸引上千名游客前来观赏,尽情领略乡村旅游的魅力。
“经过几年打造,这里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栈道、观景台、娱乐设施等逐步完善,每次来都玩得很尽兴。”游客梁乐说。
擦耳镇副镇长李柏乐介绍,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该镇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品桃会,全力打造集山水、人文、生态美景为一体的“桃品牌”,聚集和提升人气,助力乡村振兴。
阙家镇火峰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起了凤凰故垒景区,打造有凤凰寨采摘园、抗蒙城墙、彩虹滑道、滑草场等景点,景区还种植了格桑花、三角梅等各类花卉及桃、李、梨等果树3000余亩,成为远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今年开春以来,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人次左右,节假日上万人次。
来旅游的人多了,林场周边也渐渐热闹起来。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阙家镇火峰村村民张秀云的家就在景区附近,如今靠着卖凉粉、冰粉等小吃,年收入有四五万元。
近年来,高坪区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双促进、双丰收。成功创建醉美橙香、走马观花等AAA级旅游景区3个,培育精品乡村旅游线路3条。全区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旅游附属设施,开设各类特色体验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科普示范为一体的全新业态,成功打造出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百公里柑橘产业旅游带、坝上草原、凤凰故垒、澜岭江花等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2021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亿元,成功创建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同时,该区坚持做大文旅节庆活动影响力,近两年成功举办了甜橙采果节、桃花节、樱桃采摘节、花椒采摘节等活动近百场次,“田间卖场”既富了村民也乐了游客,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
相关新闻
田地托管盘活撂荒地
全区累计复耕复种撂荒地2万余亩
村民正在田里扯秧苗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高坪区通过引进业主规模种、村集体兜底托管种、在家农户帮忙种等模式,累计复耕复种撂荒地2万余亩。
3月4日,高坪区走马镇姜家祠村,3台旋耕机陆续开进一片荒田,强有力的马达声响彻田野。
姜家祠村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常住人口1182人。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村里劳动力缺乏,部分田土撂荒。
眼看一块块肥沃的田地长期闲置,村党总支书记姜曼大感惋惜。为解决田土撂荒问题,姜曼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对该村撂荒田土的数量进行统计,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老百姓的复耕意愿,通过与村民签订“田地托管”协议,探索出一条合作社和农户双赢的新路子。
“农户把田地托管给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垫资平整,引进优质水稻统一栽种,按照每亩800-1000斤的水稻产量与村民五五分成。”姜曼说,通过规模化打造、机械化耕种,撂荒地重新“活起来”。
“除调整田型以外,我们还对水渠进行修复,重建山平塘,保障排水灌溉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姜曼介绍,此次该村共整治撂荒地400余亩,涉及农户48户。“田地托管”新模式不仅盘活了撂荒地,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把田土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后,我不花钱、不种地,还有粮食分。”73岁的邓崇福高兴地说,看着自家撂荒的田地重新复耕,他对今后的美好生活充满期盼。
走马镇党委书记杨指挥介绍,今年,全镇预计整治撂荒地1000余亩,确保粮食生产只增不减。
买房区域怎么选?哪些地方容易踩坑?加入南房网官方购房群,各种买房问题光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