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佬的言论,把今天的地产股吓瘫了!
上图是今天A股跌幅最大的15个行业板块,房地产名列第三,跌了2.82%。
下图是A股里房地产股的跌幅排行榜:
下图则是港股里的地产股跌幅榜:
不少保险公司重仓地产,所以A股中这个板块跌了2.8%。
跟房地产千丝万缕联系的银行股板块,跌了1.94%。
而当地产、保险、银行一起跌的时候,大盘自然就扛不住了。上证指数今天跌了34个点,接近1%。
这位大佬,就是万科的掌门人郁亮。他2月11日在万科集团2022年会上的“总结发言”,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流传出来,并被媒体广泛报道。
大概有以下内容:
1、房地产行业到了黑铁时代。
2、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对房地产业来说,缩表出清就是去金融化。去金融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痛苦的过程。
3、今年是背水一战的一年,如何理解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不要再心存幻想,必须要快速、坚决出清。缩表出清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生死之战。
4、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解决老百姓居住问题。三个基本点,分别是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和人—地—房的匹配。还有两个重大变化。市场分化会越来越明显、行业规模开始萎缩。
5、当前最主要的八个字是“节衣缩食、战时氛围”。只能以输赢论英雄,只能从打赢仗的队伍里面选拔干部。管理人员都要全部下沉,身先士卒。集团已经取消原集团合伙人的层级,所有原集团合伙人全部下沉到所在单位。
6、省吃俭用,减少浪费,营造节衣缩食的战时氛围。我助理给我定机票的时候是不会买头等舱的,如果有时间接近的航班也会哪班便宜买哪班。
7、今年大家的收入肯定是大幅下调,包括我们的福利、补贴等等,要跟黑铁时代相适应。
8、面对10%左右微利的行业,我们需要流程再造。房地产过去每个环节都可以外包,每个环节外包出去之后我们还能赚钱,今天还能做到吗?所有的工作都假手于人,每个人都要赚10%,我们肯定没钱赚,所以我们要流程再造。黑铁时代了,我们自己不干谁干?
9、万科要做专业高手、全能冠军、长跑胜将。靠一招鲜吃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要开发、经营、服务并重,这也是万科新的铁人三项。
如果你熟悉房地产,看完上述观点之后,一定会想起2018年9月万科在深圳大梅沙的那次会议,以及著名的“活下去”的口号。
这个口号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指责郁亮危言耸听。
在经历了恒大、华夏幸福等一系列房产巨头的危机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郁亮的“活下去”,不少人佩服他的先知先觉。
不过,在2017年、2018年前后,认为中国的大房企即将出事,这种观点并不鲜见。我搜出了我2017年12月写的一篇,对2018年楼市的12大预测文章,里面就如下判断:
只不过,同样的观点由行业大佬说出来,影响就要大很多。
该怎样看郁亮“黑铁时代”的判断?
用金属比喻行业的发展阶段,大家默认的是四阶段论:黄金—白银—青铜—黑铁。
大概在2014年6月,郁亮写了一篇“我国楼市进入白银时代”的文章,被人民网等媒体转载。
当时的背景是楼市非常低迷,“崩盘论”盛行。所以郁亮的文章,有鼓励士气的含义。他的观点是:
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但也绝不是就要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只不过,人人弯腰就可以捡到黄金的时代结束了,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
虽然不再是人人弯腰就可以捡到黄金的时代,但白银仍然是贵金属。
从2014年至今才8年,郁亮就直接跳过了“青铜时代”,给房地产行业了一个“差评”!
这个判断,以及“节衣缩食、战时氛围”、“背水一战”等表述,让今天的地产股吓得腿软了。
更好玩的是:万科的A股,今天也被投资者们“做”出了一个4.44%的跌幅,来回应郁亮的“生死之年”。
万科在香港上市的H股,大跌了超过6%!
进入农历虎年之后的前几个交易日,房地产板块走势是相当不错的。楼市的基本面看不到任何利空,反而有很多利好:
楼盘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有所放松;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强劲反弹;惠州、苏州等多个城市房贷利率出现了超过80、甚至10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部分城市公积金贷款政策有所放松……
郁亮是否又“危言耸听”了?
我们不妨看一下2022年1月万科的销售数据:
再看一下2021年1月的数据:
今年同期销售额,只有去年的一半不到。这其中有春节不同步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楼市偏冷。
上图是主要房企2022年1月的销售情况,大幅下滑是普遍的。
所以,虽然楼市政策底已经出现,整体上的宽货币也在变成宽信用,但对于房企来说,感知的温度仍然是冰冷的。
因此,郁亮说“黑铁时代”是不过分的,适用范围是房企角度。
但对于楼市来说,我认为还有“青铜时代”,这是从正常购房者、或者大中城市楼市角度来说的。
在北京、上海,楼市出现了启动的迹象。弄不好,京沪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要加码楼市调控,而不是继续放松!
从城镇化率角度看,每年1%的城镇化增速,还能维持10年左右。所以,整体房地产市场不是“黑铁时代”。
房企内部则不一样,的确很多房企面临生死。
我不喜欢“缩表”这个说法,太金融化了,就好比有人爱把股票称为“筹码”一样。
中国房地产行业需要的是去杠杆、去产能。“缩表”和“扩表”还是留给央行用比较合适。
去杠杆、去产能当然是痛苦的。对于房企来说,去杠杆就需要卖项目,需要壮士断臂;去产能,需要做缩小企业规模、裁员。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中国新房市场每年17亿到18亿平方米的销售量,就是顶部。过去几年,一直围绕这个顶部运转。未来可能还会下降到15亿、14亿平方米。
去年下半年之前,每个房企、每年的目标都是扩张性的,这当然无法持续。当蛋糕无法继续做大的时候,只能让一批企业、一批人离场。
没有人愿意主动认输,只能通过最残酷方式对决!
所以,房企的黑铁时代到来了。
不过,能主动顺应时代之变,真正拥有“管理红利”的企业还是有未来的。这种残酷的淘汰战,对优秀企业反而有利。
另外,政策就是用来调控“主流预期”的,当大家都偏向悲观(或者乐观)的时候,政策就会继续发力,让这种预期落空。
买房区域怎么选?哪些地方容易踩坑?加入南房网官方购房群,各种买房问题光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