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太需要利好来刺激了!
众所周知,去年前三季度,调控政策层层加码,“断崖式”调控的下场,开发商和购房者均选择了躺平。
所以当央行释放维稳信号时,信贷政策触底反弹时;当地方政府松绑公积金政策,实施购房补贴政策时;当个别城市楼市成交量稍有起色时!
部分自媒体和房产中介齐声高呼“楼市即将反弹”,购房者该抓紧时机抄底!
楼市真的迎来V型反弹了吗?
房地产调控政策真的由抑制改为鼓励了吗?
1998 年7月,国务院颁布23 号文提出:“促使住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要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商品房市场启动!
截止到现在,我国经历过多次楼市危机,其中最为典型的救市有两次: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和2014年商品房去库存。
以史为鉴,回顾一下这两次房地产危机,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政府救市的底线在哪里?
2008 年:次贷危机爆发,政策刺激楼市拉动经济
危机危机,既是危难也是机遇!
不同于现在风雨飘零中的恒大,2008年,许家印原本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腾飞!
2008年3月,恒大启动全球路演并公开招股,但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恒大的上市计划彻底搁浅。
许家印的恒大当时正处于断崖边缘——为了上市,恒大此前几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了巨大的摊子,资金缺口高达150亿元。
影响不仅仅是恒大,更不限于房地产行业,在美国的有意扩散下,次贷危机的余震,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大环境。
2008年国内GDP 增速由 2007 年的 14.2%大幅下降至 2008 年的 9.7%。
其中房地产市场更是景气度大幅回落,200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19.7%,创 2000 年以来新低。
在这一年万科股价跌去了88%,碧桂园跌去了87%,连国字头的保利都跌去了75%.
没有一家开发商知道能不能看到2009年的春天!
商品房销售均价则由 2007 年的上涨14.8%转为 2008年的下跌 2%。
这个世界的戏剧性就出现在这里!
2008年9月16日,一夜白头的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宣布为了应对危机,在“四万亿救市”的同时,政策正式转向宽松,刺激楼市拉动经济!
货币政策:2008年9月-12月突击实施了5次降息,四次降准!
调控政策上,在2008年四季度,集中放松房贷和税费政策!
2008年10月22日央行发布通知,下调首套首付比例最低至 20%;
同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布通知,减免 90 平米以下首套房交易契税。
2008 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国十三条,下调营业税免征期限。
受到各项宽松政策的影响和“四万亿投资”驱动,2009 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超 70%,全国的土地出让金达到了GDP的4.4%。
此时的许家印,凭借着在牌桌与郑裕彤建立起了友谊,通过海外市场融资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在恒大启动IPO三个月后,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等投资机构,共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
凭借着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回暖,恒大最终度过了难关,10月成功在港股上市!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12 月,国务院发布‚ “国四条”,明确表态‚ 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提出 “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四大举措。
历时14个月的地产宽松周期正式终止。
2014 年:商品房库存高企,千方百计去库存
如果说2008年的房地产危机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话,2014的房地产危机就是内部自身发展的结果。
2014 年,在前期楼市调控不断升级与房地产供给量加大供应的背景下,楼市明显遇冷,商品房销售量价齐跌,库存持续堆积。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由 2013 年初的4.2亿平一路冲高至 2014年末的 6.2 亿平,2014 年中去化周期上升至 38个月的历史高点。
库存过高迫使房企拿地和投资意愿减弱,房地产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项。
2014 年 GDP增速仅 7.2%,未完成政府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
由内因引发的房地产危机,调控政策是如何变化的呢?
1、放松限购政策
2014 年4月南宁成为首个限购放松的城市。
2014年7月11日住建部座谈会明确提出‚ “千方百计去库存”。
2014 年 9 月,除北上广深和三亚等少数几个城市,全国其他城市限购政策全部取消。
2、连续放开金融政策
2014 年 9 月 30 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 930 新政,将首套房认定标准放宽为“认贷不认房”。
2015 年 330 新政跟进,放宽二套首付、下调营业税免征期限等措施。
3、终极大招:货币化棚改
为了进一步刺激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任务,2015 年 8 月 26 日,住建部、国开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原则不低于 50%的比例确定棚改货币化安置。
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组合拳,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任务圆满完成,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各地的房价一路暴涨。
合肥房价涨幅甚至被誉为宇宙第一快!
2016 年 3 月,以苏州首推限价为起点,上海、北京、深圳、合肥等热点城市率先收紧调控。
为期两年的房地产调控宽松期就此结束!
通过两次房地产危机,所实施的宽松政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逐步递进的实施政策。
首先是货币政策的宽松,降准降息,甚至是多频率,大幅度的实施。
比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短短5个月四次降准,5次降息,力度空前!
其次是金融政策的宽松,减少购房首付比例,降低贷款门槛(认贷不认房),降低费税支出等等。
在接下来还有国家层面的重大举动,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恢复,比如四万亿投资,棚改货币化实施等等。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宽松政策,才能最终将房地产市场彻底盘活。
对比现在实施的政策,充其量只是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更为重要的是,房贷利率被有目的的针对,潜台词很明显:你别过火了。
其余的比如降低购房首付比例,降低贷款门槛等等,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未见到任何松动的迹象。
这说明,国家对居民的高杠杆负债行为,还是持保守态度的。
更别说其他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了,没有持续针对打压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从历史经验和房地产定位来看,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仍是当前不可动摇的政策基调。
曾经的炒房热潮,也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