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个周日,东莞曝出的大瓜,其实不用多想就能知道,这一定是假的。
但是因为正契合了眼下的市场情绪,所以被疯狂转发。
眼下的市场情绪是什么呢?
就是政策端忽然开了一个天窗,楼市寒冬向暖,然后市场又从集体看空,一转为作壁上观的情况。
东莞事件大概率就是,地处市场的最前沿,在接收到这一暖春信号之后,迅速造成的情绪发酵的结果。
首先,在金融端,从第三季度GDP出来,在房地产已经成为拖累经济的主要原因之后,监管层就迅速放出了金融机构误解政策的定论。
之后,开始三令五申推动机构给开发端放水融资。
但这个时候,政策会出现一个博弈期。
金融机构有保证金融安全的重任,紧箍咒高悬头顶,贸然对民企放水融资,并不放心,最终依然央企房企得利,但他们又是最不缺水的。
这又造成了资源的错配,导致央企在土拍和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
最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企资金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在民间处于置业安全,纷纷放弃民企的情况下,反而又出现资金回流危机。
但是到了11月末,终于有了改观。
开发端融资,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开始飙升。
这直接导致这几天的地产股也跟着开始回春。
在开发端之外,则是需求端的放松。
在11月,央行已经破天荒地发布了10月住房贷款增长情况。
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紧接着的12月3日,银保监会点名要保障首套和改善的住房贷款按揭。
与此同时,深圳和广州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广州和深圳都是二手房指导价之下的市场下滑重灾区,深圳在2月份之后,成交量直线下跌,终于在跌破2000套之后,出现了持平,稳定在1600套到2000套之间。
广州二手房指导价则以凶狠著称,最高50%的折损幅度,直接让市场瞠目结舌。
但是很明显,经过半年多的政策博弈期之后,二手房指导价的边际作用正在递减。
从政策端来说,从政策出台的瞬间冰冻,到开始出现松动,再到并不十分严格地执行指导价标准。
这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
所以,在金融利好接踵而至时,深圳广州最先回暖。
最新的利好则是年底和明年初的降准降息预期。
央行紧接着发布消息,将有1.2万亿的资金注入市场,补充流动性。
毋庸置疑的是,边际利好房地产。
但是目前市场的分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比如说很多北方城市,郑州、石家庄、哈尔滨等等,近五年都处在连跌状态。所以,不管是中介和房地产从业者,还是购房者,基本都处在温水煮青蛙的躺平状态,对楼市更是极力在看空。
但是东莞、广州、无锡、苏州、深圳等等已经涨过好几轮的城市,特别是经历过2020年6月之后的大行情的城市,则都无比的敏感,对市场充满信心。
现阶段,城市居民的资产基本都在楼市,这一南一北的差别,则直接导致了南北贫富差距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行情不断地拉大。
比如说这一次降准预期,明年要定向放水高端制造业,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
就算是国家想找个借口放水,但你的城市能不能接得住。
那些放水都接不住的城市,楼市到底会不会有行情。
这就是眼下的城市大分化的主要趋势。
能占领国家经济大转型的城市,在国家一波又一波的放水中,资产不断升值,民间也越来越富。
然后,则是站不住坑,但是省会的城市。则只能凭借城市化,不断地从全省吸血,虹吸地市利益,供养做大一个省会。
这是最悲惨的一种财富上升通道,因为这里并没有增量,只是存量的利益再分配,牺牲的是广大乡土的父老乡亲。
这也是在面对大放水时,市场情绪迥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一些城市的人,在坚决看空楼市;一些城市的人,则在别的城市的看空中,资产升值了一轮又一轮。
归根结底,如果你想全国布局,则一定要避开那些国家放水都接不住的城市。
楼市依托于经济,也服从于经济。
楼市要服从的关键变量只有三个:国家意志、产业变迁、人口流动。
这被称为“恒定三角”。
近期的国家意志,一共有这些:
雄安新区(没有机会)
粤港澳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
海南自贸港(机会很小)
横琴澳粤深度合作示范区(利好珠海)
黄河大战略(没有机会)
在所有的国家意志中,对于普通人来说,有机会的只有长三角、珠三角。
因为经济总量很强,民间很富,地域广袤,一个差不多的城市,比如说苏州无锡,甚至远胜过中西部省会。
当你把国家意志、人口流向、产业导向三张图相加时,你会得出一个结论,三者几乎完全重合和重叠。
这些地方就是国家要全力放水的地方,也是资产永远涨的地方。
未来三个月,或者说明年开春的楼市走向,要等到12月底就会揭晓。
这就是第四季度GDP的发布。
如果,第四季度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依然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那么,楼市在春天一定会迎来大行情,但是只有能接得住放水的城市才会有。
如果,经济恢复得还不错,那么,楼市会进入到微涨的行情。
不管是疫情、还是经济转型,必须保持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增长可以放低,但一定要有合理预期,比如说不能低于5%。
这就是底线思维。
长期看,一定是去楼市投机化,建立分层的住房制度;但短期的经济稳定,楼市依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眼下楼市的结构性机会。
巧合的是,昨天写完稿子下班的路上,中央**刚结束的经济会议发布了公告,第一次宣告要合理支持住房需求。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