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南充楼市很“热闹”。
因为“交房季”,许多业主都出来亮了个相,统一一个出镜主题——维权。
拉横幅、喊口号、堵销售中心……手段很强势,处境很弱势。
“交房季”变“闹房季”原因为何?
这几年,交房维权的新闻铺天盖地,南房君早已屡见不鲜。
为什么闹房?很简单——我花了那么多钱,为什么房子只有这个水准?
@业主张先生:房子的墙体好多裂缝,这样怎么收房?
@业主李女士:才刚交房外墙都掉了好多涂料了,这是啥子质量?怎么通过审核的!?
@业主何先生:和当初买房时候说的规划完全不一样,简直是欺骗消费者!
……
南充某楼盘交房时,我在现场听到了很多业主的心声,最大的感受便是:你无论如何说服不了他们容忍用买新衣服的钱,买回来一件破烂货。
其实很多业主比较好说话,一些小问题得过也就且过了,但如果连基本质量和门面功夫都做不好,别人怎么过?坑太大,想过都过不了!
为什么中国的房子二十三年就要推倒重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房子返修率高达50%以上,而且还是保守估计。许多二三线城市,房子的返修率更高达70%。房子质量问题,不止在南充,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
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像现今的中国人一样关心房子。
老百姓对房子的质量面积等要素可谓锱铢必较,这不仅仅是因为那套或许并不起眼的房子占据了其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蓄,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个不动产本本拿在手似乎更说的起话。
然而,中国的建筑却比很多国家都要命短,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没有哪个建筑商敢拍着胸脯说,我建的房子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水泥标号不达标,钢筋强度不合格,墙面漏水、水管破裂,楼板开裂,等等各种问题,成为业主和开放商扯皮的原因。
楼市何时能等来“工匠精神”?
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故宫、颐和园等中国古建筑,无一不是“匠心精神”的真实写照。
但到了如今,中国人去日本爆买,目光早已从电饭锅马桶盖等流水线产品,转向了手艺人一刀一锤一丝一线打造出的手工业品。就连一把剪刀,一个便当盒也要从日本带回来。
中国人海外扫货
甚至于我们谈到工匠精神,能举出来的例子都产自德国、瑞士、日本……
这何尝不是一种耻辱……
马光远曾说:“在人人热爱房地产的时代,当房地产半年赚的钱等于一个企业的员工10多年工资的时候,谈工匠精神要么是自欺欺人,要么是一种奢侈。”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房地产需要“工匠精神”的时代。
这不是自欺欺人,更不是一种奢侈,这是房企想要活命的根本之道。因为中国人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过。
“工匠精神”是房企的救命药
在销库存的大背景下,各大售楼部的售哥售姐都在喊房子难卖。
房子的确难卖,不能生存的烂尾跑路,还能生存的纷纷谋求转型。
怎么转?还是造口碑!口碑怎么来?靠产品!
其实对广大购房者来说,买房子终究买的还是房子,不是高大上的牌子和吼得凶的幌子。即便是世界500强企业,房子修得烂、户型设计得戳,照样被喊滚蛋。
所以在此和开发商们掏个心,房价一直降,成本下不来,与其想些虚头巴脑的营销花招,不如把钱花到设计开发、工艺钻研这些环节。房子修好了,业主就是你最好的广告。
当然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我们也很困难,现在房地产就是个挣快钱的时代,不是我们不想专研,是市场容不得我们专研,等我们慢慢专研好,周边楼盘都卖完了。”
我承认是的,眼下确是个挣快钱的时代,但未来,能留下来分大蛋糕的,绝不是那些偷一嘴奶油就走的人。
市场正在大浪淘沙,你是被淘出去还是捡进来,关键还在于你作为一个建造房屋的,有没有把房子修好。
文章的最后,南房君呼吁各位开发商蜀黍,不要让中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建筑业,断送在我们这个时代。同时也祝愿即将买房的人,买到那种不需要维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