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洁净水、吃新鲜食品、呼吸新鲜空气……南充市蓬安县委、县政府提出,把蓬安建设成为最生态的宜居城市。
最生态的宜居城市是什么样?蓬安县委书记温桂彪在县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作了这样的描述:突出蓬安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把蓬安建成人居更舒适、生态更优美、社会更文明的幸福生活首选地。
以绿为韵让蓬安更生态
近日,在蓬安县锦屏镇西拱桥村,多年闲置的撂荒地突然热闹起来,几台大型挖掘机挥起铁臂开山辟路,一些村民忙着浇水培土,栽植果树。
“以前,田地荒着没人理,现在成了村民致富的香饽饽,1000亩撂荒地都种上了果树。”西拱桥村一位村民说。
作为省级绿化模范县,去年,蓬安县造林2.5万亩,境内林木覆盖率达23.9%;建成义务植树基地39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4.3%。鼓励支持农民承包荒山,发展农业,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如今成了开发建设的“风水宝地”。绿化改造了环境,也让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绿色元素,治理城乡环境,建成相如广场、桑梓文化广场、相如文化广场等近10处休闲公园。全长1000米的滨江文化休闲绿化长廊犹如一条玉带,缠绕着美丽的嘉陵江畔;相如文化公园广场绿化景观带与司马相如文化墙交相辉映;正在施工的清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将为县城增添一道绿色风景线。
据了解,蓬安县城绿化面积达9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6.5%。
以水为魂让蓬安更灵动
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成果,是该县确立生态宜居发展之路的“顶层设计”思维。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城东新区、改造老城区等一系列动作让蓬安县城的“容颜”悄然改变。
走在清溪河畔,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以前,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垃圾遍地。
为恢复清溪河生态环境,该县投资4.5亿元,启动清溪河堤景路桥综合工程,进行截污、清淤,提升清溪河两岸生态景观。改造后的清溪河将成为国内首个爱情文化滨河景观带。
水是城市的眼睛,赋予一座城市以灵气。蓬安县水资源极其丰富,县内多条河道纵横交错。近几年,由于水系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影响了城市环境。
蓬安县以“一江两河”为重点,做好“水文章”,相继实施了下河街污水治理、木桥河综合治理、河舒河流域治理、引自来水厂尾水清洁木桥河等工程。投资2300万元的工业园区截污干管工程已全部完工,河舒污水处理厂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投资350万元的徐家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试运行。
今明两年,该县将全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技改扩能、河舒河流域污染治理、清溪河污染治理、河舒工业园区和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
为加快构建“水畅、河清、岸绿、景美”的水系景观,该县相继实施清溪河堤景路桥综合工程、锦屏防洪堤等一批重点水系工程。届时,将形成一批集防洪抗旱、涵养水源、休闲游览等于一体的生态亲水景观带,形成“水绕城、水环城、水养城、水美城”的独特景观。
以江为轴让蓬安更开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蓬安县城已显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挤”了。在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目标的同时,蓬安县也在做“扩张运动”。
城东新区曾是荒地的代名词,如今,已成蓬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动缩影。建成后的城东新区将集商贸、休闲、娱乐、卫生、文化、体育、住宅于一体,融入爱情文化、相如文化和嘉陵江文化等元素,拓展蓬安县城市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据《蓬安县志》记载,1949年的蓬安县城是一个不到1000户人家的水码头,城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道路总长不到2公里,街巷5条。如今,蓬安正在向中等城市迈进: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20万,城镇化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据了解,未来几年,蓬安县城建设要围绕“一江两岸三区”的总体格局,按照“东扩、西进、南延、北改”的发展思路,推进“以江为轴、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加快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品质。
“东扩”,就是以清溪河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建设,实现主城区大扩展。“西进”,就是以绕城西路、嘉陵江二桥、锦屏防洪堤为载体,推进主城区与锦屏新区联动发展,发展科教、文化、旅游等产业,把锦屏新区打造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南延”,就是以工业园区为主导,推进河舒新区建设,把河舒新区打造为县域经济主要增长极。“北改”,主要是改造老城区,提升进出通道的形象。目前,BT招引项目嘉陵江二桥、锦屏城区防洪堤项目快速推进,总投资3.95亿元的绕城西路、绕城东路、抚琴大道南延线等工程加紧实施。
{{item.interpreting_title}}
{{item.area_title}} · {{item.district_title}}
{{item.sell_state_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