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南充市西充县是“苕气逼人”的农业穷县;10年后,有机品牌享誉全国,它成为现代农业示范样板。10年前,西充的工业粗放低端;10年后,有机农产品搭飞机到香港,坐汽车进“北上广”超市,新型工业园区里大项目纷至沓来。10年前,这里是入不敷出的财政穷县;10年后,其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6倍多……如今,西充选择了更高的追求目标,踏上了建设“中国西部绿谷”的新征程。
一条“以有机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的近农工业、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崛起蓝图正被细细地勾勒出来。追寻西充“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足迹,其巨变背后是一次次思想大解放的生动实践。
有机引领
农业大县的“非常崛起”
“这些有机认证的黄瓜‘金贵’得很,价格是普通黄瓜的10多倍。”12月9日,在西充义和乡花果寺村,村民们正把成箱的新鲜黄瓜搬上久候的货车。据深山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艺介绍,48小时后,这些“天价”黄瓜将抵达广州,进入大型超市。
据了解,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村种植有2000亩通过有机认证的黄瓜,每亩产量4100公斤。尽管其价格高昂,但每天仍有20多个来自广州的提货电话。
义和乡花果寺村只是西充县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的小小片段。西充是川东丘陵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县,如何把西充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是历任县领导必须直面的考题。
“历史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像西充这样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地区,走以工促农的道路注定艰难。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生态,发展方式的创新更多在于发展理念的创新。”谈及为何要制定“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目标时,西充县县委书记韩伦红如是对记者道。
崛起,以绿色有机的名义。目前西充县以打造“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为目标,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35万亩;5万亩基地、92个品种通过有机认证,有机农业覆盖面达到30%以上,规模稳居西部第一;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34家;创建国省级品牌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种;目前,西充已成为首批“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并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工业支撑
以农促工的“西充样板”
西充县因地制宜,打造了西充工业集中区多扶食品工业园。在这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里,没有轰鸣的机器声,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芳香,以前连绵起伏的群山变成了平坦开阔的园区,宽敞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鲜花与绿树俯仰生姿,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在多扶食品工业园的星河生物科技公司的车间内,百余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这是一家专门生产有机金针菇的食品加工企业,每天产菇30吨,日产值达30万元。
和一般的工业企业不同的是,公司将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引进了现代生产设备实现生产智能化、生态化。农作物秸秆在生产过程中先后当成金针菇生长的肥料、金针菇烘干的燃料,秸秆的重复利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也减少了野外燃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将第一产业的“包袱”转化为第二产业“财富”,西充近农工业终结了“农业闯市场老碰壁、企业无搭档老吃亏”的局面。把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的模式在西充县很普及,行走在县内各大工业园内,天盛竹业、红鼎天辣椒、航粒香米业、西充薯宝宝等企业随处可见。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达40家,预计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将突破4亿元。
“‘工农对接’为西充绿色崛起找到了一条捷径。”西充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明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在发展工业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取得平衡,这也是和谐社会的新内涵、科学发展的新体现。良好生态所蕴含的价值,将日益明显地体现在西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item.interpreting_title}}
{{item.area_title}} · {{item.district_title}}
{{item.sell_state_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