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资讯/观点

买房撞上毕业季 90后“毕房族”悄然登台

  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面临的不仅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有来自住房方面的压力。最近,关于毕业生租房还是买房的话题,引发各方的热议。让我们在毕业季一起走近“毕房族”这一群体,看看80、90毕房族的置业观。

  80后毕房族渐成中坚
  
  所谓80后毕房族,是指“80后毕业生”毕业一两年之后买房置业的群体。随着这一群体日渐成熟,他们逐渐成为买房市场的准刚需。一方面,工作一两年,他们资金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另一方面,80后已进入适婚年龄,置办婚房也不得不提上日程。随着他们对居住城市的熟悉,他们的购房需求更加明确,购房行为更加理性,购房时考虑的因素会更成熟,从长远来看,是否学区房备受这一群体的关注。但是,首付和贷款是他们买房的关键词。
  
  两代人供一套房,父母付首付,子女还房贷,在80后毕房族中屡见不鲜。
  
  90后毕房族悄然登台
  
  今年,有些90后大学毕业生先于毕业证拿到房产证。“左手房产证,右手毕业证”,在成为时尚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90后毕业生一步到位,先于80后成为有房一族。
  
  与80后毕业先奋斗一段时间再买房的想法截然不同,90后已经在购房意识上提前挤进买房大军前列。90后毕房族往往是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甚至父母包办购房。毕业于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王伟,其父母早在他上大学之初就在南充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大学一毕业,工作、房子都落实了,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
  
  像王伟这种“被买房”的90后毕房族当然是幸运的,父母一次性付款购房,自己不用在买房方面有压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然而,还有很多90后毕业生在买房和租房中犹豫徘徊。面对日益渐涨的房租,与其把房租交给房东,真不如贷款买套房子。
  
  毕业生买房成时尚 专家称有些不合理
  
  据光大银行与某地产公司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显示,2010年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仅27岁。相比之下,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上。有业内人士称: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应该在40岁之前租房为好。买房虽然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但对于正在创业阶段的年轻人来讲,房屋将在转换工作时成为一种负担,而国外大城市20多岁就买房的年轻人很少。
  
  年轻人过早买房,不仅给自己带来沉重负担,也连累到家长,况且中国拥有首套房的年龄比国外提前十几岁,这种急于求房的心态确实有些不合理,还是应该按照自身经济水平考虑买房事宜。
  
  开发商凭中小户型抓住“毕房族”
  
  在毕业生辗转于各大城市寻找工作、寻找一席之地的时候,客观上也为回暖的房地产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热销的楼市再添一把火,无论是买卖市场还是租赁市场,都因毕业生的到来而卷起了一股热流。毕业生群体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新兴刚需一族,给开发商们带来了更多的契机。
  
  据某楼盘负责人介绍:进入六月,来他们楼盘看房的年轻人居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待十几批客户。他们有些是父母陪同一起看房,有些是跟女朋友一起来选婚房,还有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来看房子。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南充发布空前楼市刺激新政,这11个重点和普通购房者直接相关! 南充发布空前楼市刺激新政,这11个重点和普通购房者直接相关!
南充大型超市迎闭店潮,背后原因有哪些? 南充大型超市迎闭店潮,背后原因有哪些?
南充华侨城项目为何暂缓实施?究竟要暂缓多久? 南充华侨城项目为何暂缓实施?究竟要暂缓多久?
全国最新人口数据公布:20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四川减少6万 全国最新人口数据公布:20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四川减少6万
政府大规模回购存量商品房!救市重磅大招要来了? 政府大规模回购存量商品房!救市重磅大招要来了?
烂尾楼,有救了! 烂尾楼,有救了!
为何十年办不了房产证?侃侃南充曾经牛X的“豪宅”天庐 为何十年办不了房产证?侃侃南充曾经牛X的“豪宅”天庐
城投拿地已成南充楼市主流,很多地块为何迟迟不开发? 城投拿地已成南充楼市主流,很多地块为何迟迟不开发?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